【育兒常識】原來寶寶也會疝氣? – 到府坐月子推薦-有機媽咪 | 嬰兒 疝氣 遺傳

臨床上,也有嬰兒一出生沒多久,因疝氣卡住而導致睪丸壞死。

... 小兒疝氣目前雖無確切研究證實是遺傳性疾病,不過臨床曾經遇到家中爸爸或 ...關於我們公司簡介人才招募服務項目方案介紹工作重點訂購程序付款方式訂購Q&A新知分享產前須知育兒常識母乳哺育產後須知親子分享客戶好評坐月子資訊月子餐食譜坐月子Q&A母嬰用品線上預約聯絡我們聯絡資訊最新消息異業結盟合作來信育兒常識bynm_usr2019年2月1日腹股溝疝氣是小兒外科很常見的疾病,嬰幼兒為什麼會有腹股溝疝氣?會出現哪些異常或症狀?雖然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屬於兒童外科疾病中的輕症,但是如果延誤就醫,恐會造成睪丸、卵巢或腸道壞死等不可逆的傷害,千萬不可大意。

 人類在胚胎時期有一條引導睪丸從腹腔下降到腹股溝再進入陰囊的通道構造,叫做腹膜鞘狀突(procesusvaginalis),它在出生時應該自動閉合。

這個構造如果在腹腔這端有閉合,而在陰囊這端沒有閉合,就會形成我們常聽見的「陰囊水腫」,它在一歲大時多會自己好;這個構造如果在腹腔這端没有閉合,而使得腸子順道沿著這條路掉下來,就會形成我們所說旳「腹股溝疝氣」。

大約每一百個寶寶就有1~2個會發生腹股溝疝氣,男生與女生在胚胎時期的構造發育類似,所以女生也會發生腹股溝疝氣,發生的比例男生比女生是4:1;有趣的是三分之二的案例都是發生在右側!家長的描述往往可以給醫師一個很好的診斷依據,那就是孩子哭的時候就會在腹股溝或是陰囊腫一個包,孩子睡著了或是安靜放鬆時候,那個包又縮回去了,這是腹股溝疝氣的典型症狀,通常細心觀察的家長這麼一說,即使就診當時並沒有看到疝氣,我們也可以很肯定的診斷孩子是腹股溝疝氣,必須接著做進一步處理。

腹股溝疝氣,小兒外科常見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正昌表示,疝氣會出現在身體許多地方,最常見就是腹股溝,也就是鼠蹊部疝氣。

所以一般所謂疝氣,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部位,通常就是指腹股溝疝氣。

腹股溝疝氣是小朋友很常見的外科問題,約有5~6%的發生率,男孩發生率比女孩高出4~5倍,早產兒發生比率較足月寶寶高,而發生在右側腹股溝又比左側來得多。

疝氣雖是小問題,未及時處理恐引起併發症小兒跟大人發生疝氣的原因不一樣,治療方式也有差異。

男童疝氣是因為出生前伴隨著睪丸由後腹腔下降至陰囊內的腹膜鞘突未完成閉合並慢慢退化所致。

這未能閉合的腹膜鞘突會在腹股溝管內留下一通道,當腹壓增加時,腹腔內小腸、大腸就容易從缺口掉出;女童雖無睪丸下降情況,但有同源之腹膜鞘突,可能卵巢會掉出。

小兒腹股溝疝氣手術就是針對未閉合的腹膜鞘突做高位結紮。

成人特別是老年人也會有腹股溝疝氣,多半因筋膜層鬆弛造成,手術時主要針對筋膜層做修補,開刀方法和小兒不一樣。

腹股溝疝氣卡住後若可縮回或推回就沒大礙,但是萬一卡住臓器回不去,恐會留下嚴重後遺症,例如卡到卵巢造成卵巢壞死;卡到腸子,腸子會壞死;在男童因為供應睪丸血流的血管是經過腹股溝管,所以疝氣卡住後會造成血流供應出問題,也可能導致睪丸壞死。

因此腹股溝疝氣雖然是兒童外科輕症,但若未能及時診斷及治療,傷害會非常大,家長千萬不可大意。

 小孩無法表達,家長怎麼警覺?新生兒或是一、兩歲小小孩不會表達,必須靠家長的警覺與觀察才能及時發現疝氣。

陳正昌醫師表示,臨床曾碰到嬰幼兒哭鬧、躁動、腹脹及嘔吐,住加護病房一直查不出原因,最後檢查原來是疝氣卡住造成。

疝氣以這樣的臨床表現呈現,檢查一段時間才查出的案例並非少見。

這類型嬰幼兒,父母或醫療人員診斷時可能沒把尿布打開觀察,或即使打開,也可能未加以懷疑,沒有特別觸摸鼠蹊部。

臨床上,也有嬰兒一出生沒多久,因疝氣卡住而導致睪丸壞死。

疝氣通常會在孩子哭鬧、咳嗽、打噴嚏或是跑跳後,鼠蹊部出現突出物,建議家長當孩子哭鬧不止、吐奶、食慾不振,一定要觀察鼠蹊部、陰囊是否有突出物,如果有,必須盡快尋求醫療協助,卡住後一定要儘早推回,否則很可能造成壞死,腸子壞死必須切除,男生睪丸壞死就少一顆睪丸,女生卵巢壞死就少一個卵巢,這些都是不可逆的傷害。

所以家長要有警覺,不要等到發生併發症才送醫。

至於疝氣的診斷,有經驗的兒童外科醫師只要用手摸,大多可以診斷出來,少數案例需加上超音波輔助檢查。

 小兒疝氣手術治療時機小兒有疝氣,什麼階段進行手術比較恰當?陳正昌醫師表示,小朋友如果沒有其他重大原因,如早產、心臟病或氣喘等,應該儘早進行手術修補疝氣。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