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轉譯醫學模式下研究腦惡性膠質瘤其生理磁振影像與基因圖譜 ... | 膠質瘤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為最常好發的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

超過百分 ...跳至主導覽跳至搜尋跳過主要內容於轉譯醫學模式下研究腦惡性膠質瘤其生理磁振影像與基因圖譜之關連(1/3)陳,震宇(PI)Tsai,Ping-Huei(CoI)劉,華姍(CoI)林,永和(CoI)蔣,永孝(CoI)放射線學科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牙醫學系神經外科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傷害防治學研究所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器材研究中心臺北醫學大學人工智慧醫療研究中心國際生醫工程博士學位學程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研究中心研究計畫:A-政府部門›b-科技部概覽說明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為最常好發的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

超過百分之九十診斷為膠質母細胞瘤的病例是原發性的膠質母細胞瘤,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經由多重步驟的致癌基因變異進而形成腫瘤。

儘管惡性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方式已有許多進步,然而,惡性膠質母細胞瘤目前在臨床上的預後仍然很差。

毫無疑問,膠質母細胞瘤的正確分級有助於腫瘤的治療,然而,如何正確診斷與分級此異質性極高的膠質母細胞瘤,在臨床上仍然是相當大的挑戰。

因此,藉由磁振影像來研究膠質母細胞瘤的影像異質表現,並建構相對的腫瘤基因影像圖譜以預測腫瘤治療反應與預後是相當有價值的研究。

除了組織學上的異質性,原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的另一特徵在於其分子及基因表現上的異質性,包含EGFR擴增,PTEN的喪失和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製劑的損失。

在最近幾年,影像基因圖譜(Radiogenomics)概念已被導入癌症醫學,其中心概念是建立癌症影像表型與癌症基因表型間的關聯性。

目前有越來越多先進的磁振影像技術,表現出可以偵測膠質母細胞瘤生物表型的潛力,包括細胞構成與侵犯性(invasiveness),有絲分裂活性,血管新生以及腫瘤壞死等病理表型。

因此,藉著應用此類非侵入式的生物影像標記,未來將有機會可以作為膠質母細胞瘤診斷標準,並呈現特定的基因表達模式。

此技術不只可提供更精確的診斷,並可更準確的預測疾病預後以及提供更完整的治療資訊,尤其對於個人化醫療(personalizedmedicine)更能彰顯其困難癌症治療的新典範。

這個為期三年的腦瘤影像轉譯研究,我們將研究膠質母細胞瘤特有的腫瘤内與腫瘤間磁振影像異質表現與腫瘤基因變異的關連性。

我們將建立膠質母細胞瘤的動物模式與7T磁振造影研究,也將相同的影像研究方法使用3T磁振造影運用在人類膠質母細胞瘤研究。

腫瘤基因變異的資訊將從微陣列分析實驗中獲得。

除了研究較常見的腫瘤生成及血管新生相關的基因表現,我們也會特別探討與DNA損傷/修復相關的基因群組。

此研究方向主要來自台灣與美國膠質母細胞瘤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台灣人的膠質母細胞瘤對放射治療反應比較好)。

我們將運用先進的MRI技術,包括灌注加權成像(PWI),腦血流量測量動脈自旋標記(ASL),高解析度擴散張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譜(MRS)和酰氨質子轉移(APT)等影像方法於人類和動物模式的研究中,以釐清腫瘤内的病理以及分子機轉。

藉由基因組信息和先進磁振影像技術的結合,我們將有機會更有效的定義腫瘤的範圍,更準確的監測治療的效果和疾病的預後。

綜上所述,本轉譯醫學研究的目的在於將建立一以先進磁振影像為基礎的影像基因圖譜平台,以更進一步了解膠質母細胞瘤的分子調控機轉與影像的關聯性。

狀態已完成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8/1/15→7/31/16檢視所有檢視較少Keywords膠質母細胞瘤生理性核磁共振影像微陣列分析影像基因圖譜存取專案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1580991&docId=471451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