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 |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之鑑別診斷與治療,包括偏頭痛、神經痛、腦中風、腦血管狹窄、周邊神經病變,脊髓病變、多發性硬化症、顏面神經麻痺、巴金 ...:::教育訓練住院醫師(Residency)PGY實習醫學生(Subintern)實習醫學生(Clerkship)Internationalstudent課程與行事曆實習醫學生交班要點NIHSS中風評估:::首頁>教育訓練>PGYPGYA-AA+二年期PGY 選修神經科訓練計畫 2019年07月06日修訂 項目說明課程規劃負責人姓名:傅中玲現職科別及職稱:一般神經科科主任主治醫師年資(年):25專業背景(教學專長或經歷):神經內科專科醫師、部定教授課程內容本課程訓練目標為使選修1個月神經內科專科選修的學員能夠具備更豐富的神經內科學經驗與臨床技能,處理更廣泛的神經內科疾病,達成全人醫療的照護理念。

本科之訓練會著重在神經內科疾病史的探究,神經學檢查的學習,鑑別診斷能力的培養,臥床病人併發症的照顧以及基礎神經影像學的判讀。

訓練的內容詳述如下:各種神經內科臨床知識的學習症狀或徵候:頭痛、神經痛、眩暈、口齒不清、肢體麻木、肢體無力、不自主運動、行動不便、意識不清、失智、睡眠障礙、癲癇。

病態或疾病:偏頭痛、神經痛、腦中風、腦血管狹窄、周邊神經病變,脊髓病變、多發性硬化症、顏面神經麻痺、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舞蹈症、小腦萎縮症、漸凍人、不寧腿症候群、癲癇。

病史詢問:主訴、現在病史、過去病史、個人史、藥物史、過敏史、家族史及系統回顧。

神經學學檢查:生命徵象(含血壓、體溫、脈搏、呼吸速率)、意識狀態評量、智能評估、12對腦神經檢查(含視野檢查)、四肢肌力評估,深部肌腱反射,共濟平衡功能檢查,肌肉張力檢查,感覺檢查。

執行:鑑別診斷、病歷寫作與衛教常見檢查:肌電圖、腦波、腦血管超音波、智能評估。

實驗室檢查判讀:腦脊髓液數據判讀。

影像檢查判讀:腦部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

特殊技能:呼吸道照護(含氣管內管插入及照護)、感染標本之採集、高級心肺復甦術、腰椎穿刺、中央靜脈導管置入等。

治療: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之使用、血漿置換術、巴金森氏症藥物治療、失智症藥物治療、頭痛藥物治療、癲癇藥物治療。

 醫學新知的學習接受各次專科醫師主題教學,學習各科常見疾病的診治與新知。

定期舉行病例討論會與期刊討論會,由總醫師選定適合學員的主題,由學員擔任報告者,可訓練學員利用本院圖書館豐富的圖書及資訊設備,取得所需要的資訊,學習演繹、歸納與表達的技巧,培養日後教學的能力;並藉由報告的訓練,讓學員在未來面對各方醫師溝通時能更順暢。

本院病房所有的電腦皆可直接下載本院圖書館所訂購之醫學期刊電子檔,方便學員課後進修,或是臨床上遇到問題可馬上尋找答案。

同時,提供主治醫師進行實證醫學的教學。

溝通技巧的學習學員跟隨各科臨床導師在病房迴診或門診探視病人時,亦可學習如何跟各科病患及病患家屬溝通的技巧,特別著重應用「同理心」的訓練,加強人本、人文與社會關懷。

 醫學倫理與實證醫學訓練及醫療法規學習除了一般醫學訓練核心課程中的醫學法律、醫學倫理與實證醫學訓練相關課程外,在每日的病房迴診教學時,以實例進行討論,落實醫學法律、醫學倫理與實證醫學的訓練於臨床照護。

教學時數安排為期一個月的選修科訓練,訓練內容包含平日病房病人的照顧、神經內科核心課程、各式學術會議以及門診教學。

 核心課程:神經內科核心課程共11~12小時,鼓勵學員在臨床工作之餘參加課程:課程名稱時數時間神經學檢查1小時/月第1週週二上午9點意識障礙教學1小時/月第2週週三上午9點癲癇與腦波教學1小時/月第2週週四上午9點腦血管疾病教學1小時/月第3週週一上午9點頭痛1小時/月第3週週二上午9點周邊神經疾病教學1小時/月第4週週一上午9點動作障礙1小時/月第4週週四上午9點臨床病例討論教學4~5小時/月每週週二下午4點 本科的教學活動安排與時數如下:教學會議名稱時數時間晨會4小時/週週一二四五上午8點期刊閱讀討論會1小時/週每週一下午4點醫事法律與倫理討論會1小時/週週三上午8點神經及放射科聯合討論會1小時/週每週二下午2點30分出院及死亡病例討論會1小時/週每週四下午4點癲癇病例討論會1小時/週每週五下午4點動作障礙討論會1小時/月每月第二周周三下午4點跨領域失智症個案討論會1小時/月每月第三周周三下午4點SNC腦中風跨領域團隊會議1小時/月每月第四周周三下午4點  訓練授課方式訓練方式主要分為四大部分:病房訓練、核心課程及門診教學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