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乳頭狀瘤

A+醫學百科外陰乳頭狀瘤條目介紹什麼是外陰乳頭狀瘤,外陰乳頭狀瘤有什麼症状,外陰乳頭狀瘤吃什麼好,如何治療外陰乳頭狀瘤等。

外陰乳頭狀瘤為上皮來源的 ...外陰乳頭狀瘤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腫瘤>>外陰乳頭狀瘤外陰乳頭狀瘤為上皮來源的腫瘤。

該病比較少見。

腫瘤多見於中老年婦女,發病年齡大多在40~70歲。

有時臨床上所見的大多數不是真正的乳頭狀瘤,只是有乳頭形成而已。

真性乳頭狀瘤系良性上皮性腫瘤。

病變位置:病變多發生在大陰唇,也可見於陰阜、陰蒂和肛門周圍。

分類:外陰乳頭狀瘤分為兩類,即乳頭狀瘤與疣狀乳頭狀瘤。

此外還有一種以上皮增生為主的纖維乳頭狀瘤,可視為外陰乳頭狀瘤的一種亞型。

外陰纖維乳頭狀瘤也比較少見。

外陰纖維乳頭狀瘤介於外陰乳頭狀瘤與軟纖維瘤之間,即構成腫瘤上皮和纖維組織都佔中等量,常常纖維結締組織多於上皮,因而質地軟而韌。

有時臨床上所見的大多數不是真正的乳頭狀瘤,只是有乳頭形成而已。

真性乳頭狀瘤系良性上皮性腫瘤。

目錄1外陰乳頭狀瘤的病因2外陰乳頭狀瘤的症状3外陰乳頭狀瘤的診斷3.1外陰乳頭狀瘤的檢查化驗3.2外陰乳頭狀瘤的鑒別診斷4外陰乳頭狀瘤的併發症5外陰乳頭狀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5.1外陰乳頭狀瘤的中醫治療5.2外陰乳頭狀瘤的西醫治療6外陰乳頭狀瘤的護理7外陰乳頭狀瘤吃什麼好?8參看外陰乳頭狀瘤的病因(一)發病原因局部炎性刺激導致外陰皮膚或黏膜、表面向外生長,形成乳頭狀突起的腫塊。

是以上皮增生為主的病變。

(二)發病機制1.典型的乳頭狀瘤1)大體:單發或多發的局部突起,以上皮增生為主,腫瘤表面有無數的乳頭狀突起,乳頭小而多,質略硬。

2)鏡下:復層鱗狀上皮細胞排列整齊,細胞無明顯的變異性,但偶爾可見少數核分裂象。

可見明顯的棘層細胞增生肥厚,上皮向表面突出,形成多數的乳頭狀形態,上皮腳變粗向真皮纖維結締組織內伸展。

3)發展:腫瘤惡變率低,為2.5%~3%。

2.疣狀乳頭狀瘤1)大體:乳頭細而密,如菜花或疣狀,質地硬。

2)鏡下:鏡下可見上皮棘層細胞增生肥厚,基底膜較平坦,無明顯上皮腳向下伸展。

3.纖維上皮乳頭狀瘤1)大體:纖維上皮乳頭狀瘤系由腫瘤上皮與纖維組織構成,屬於乳頭狀瘤者其上皮成分於纖維組織,腫瘤表面有較寬而粗的突起或皺襞。

2)鏡下:表面為復層鱗狀上皮覆蓋,細胞有中度增生,細胞無異型性,上皮腳多而寬大。

3)發展:腫瘤一般不發生惡變。

外陰乳頭狀瘤的症状一、症状體征:腫瘤可帶蒂呈葡萄狀或者菜花狀。

如腫瘤較大,因反覆摩擦,表面可潰破、出血和感染。

病變生長緩慢,可無症状,但也可有外陰瘙癢及局部炎症病史。

二、相關檢查:婦科檢查:可見外陰部有乳頭狀腫塊,可單發或多發,病變一般不大,偶有大至4~5cm。

質略硬。

三、診斷:外陰乳頭狀瘤診斷一般不困難,根據臨床表現,可做出初步的診斷,確診應根據活檢後病理學結果。

外陰乳頭狀瘤的診斷外陰乳頭狀瘤的檢查化驗一、分泌物塗片檢查:分泌物塗片行微生物學檢查、宮頸刮片必要時作分段診刮,排除生殖道惡性腫瘤。

二、腫瘤標誌物檢查:腫瘤標誌物(TumorMarker)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

(1)分類1)腫瘤組織產生,包括:分化抗原;胚胎抗原(AFP,CEA);同工酶(NSE);激素(HCG);組織特異性抗原(PSA,freePSA);粘蛋白,糖蛋白,糖脂(CA125);癌基因及其產物;多胺類等。

2)腫瘤與宿主相互作用後產生,包括:血清鐵蛋白;免疫複合物;急性時相蛋白;同工酶;白細胞介素受體;腫瘤壞死因子等。

三、活組織行病理學檢查:一般情況下,組織呈炎性浸潤,可見棘層細胞增生肥厚,上皮向表面突出,形成多數的乳頭狀形態。

四、婦科檢查:可見外陰部有乳頭狀腫塊,質硬。

外陰乳頭狀瘤的鑒別診斷典型的乳頭狀瘤與尖銳濕疣在臨床上有時難以區別。

尚應與外陰扁平濕疣、早期外陰癌進行鑒別。

1.外陰尖銳濕疣1)簡介:尖銳濕疣,又稱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一種性病。

多發生於外陰和肛周,呈多灶性乳頭狀增生。

有感染史,人乳頭瘤病毒陽性,發展迅速。

染途徑通過與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