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病 | 鉤蟲症狀

鉤蚴所致的症状:. (1)皮膚損害:當蚴侵入皮膚時,局部有痒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皰疹。

由於抓癢可引起 ...鉤蟲病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鉤蟲病鉤蟲病鉤蟲病ancylostomiasis,鉤蟲寄生於脊椎動物體內引起的疾病。

寄生於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十二指腸鉤蟲(Ancylostomaduodenale)和美洲鉤蟲(Necatoramericanus);錫蘭鉤蟲(Ancylo-stomaceylanicum)和犬鉤蟲(Ancylostomacaninum)偶見。

感染性鉤蟲的幼蟲生活在泥土中,通過皮膚接觸感染;成蟲寄生於小腸上段,以吸血為生,可致貧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鉤蟲病流行廣泛,從北緯45°至南緯30°之間的廣大地區,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許多國家幾乎都有。

目錄1病因2症状3幼蟲所致病變及症状4臨床表現5診斷6治療7鉤蟲病的辨證論治8治療方法9鉤蟲病的其他療法10預防11用藥12鉤蟲病診斷要點13參看病因由於十二指腸鉤口線蟲或美洲鉤口線蟲(一併簡稱鉤蟲)寄生於小腸內所引起的疾病。

當人體接觸鉤蟲的傳染鉤蟲病期幼蟲(絲狀蝴)時,幼蟲即鑽入皮膚而引起感染發病。

臨床上以貧血、營養不良、胃腸功能失調為主要表現,重者可致發育障礙及心功能不全。

  症状鉤蟲病的症状主要由鉤蚴及成蟲所致,但成蟲所致的症状更為長久和嚴重。

鉤蚴侵入處的皮膚感到奇癢和鉤蟲病燒灼,繼而出現小出血點、丘疹或小皰疹,俗稱「糞觸塊」、「糞毒」、「糞疙瘩」。

隨鉤蚴在人體內的移行,受感染後的3-5日,常出現喉癢、咳嗽,重者甚至劇烈乾咳或哮喘發作。

成蟲寄生在小腸,擾亂脾胃氣機,吸食及耗費人體血液,因而出現上腹部不適、隱痛,食慾亢進但勞動力反而減退,異嗜生米、茶葉,甚至泥土、碎紙等胃腸失調的症状。

嚴重者出現心悸短氣,四肢乏力,頭暈耳鳴,面足浮腫,面色萎黃,唇舌色淡,脈數而弱等氣血虧虛的症状。

鉤蟲病的臨床症状輕重不一,與感染鉤蟲的種類、數量、時間和個人營養及免疫狀況有關。

輕者可無明顯症状。

一般以貧血為主。

絕大多數是無症状的鉤蟲感染者。

 病人早期可出現紅色高出皮膚的小丘疹,奇癢,抓破後易發炎,常常發生在足趾、手指之間,足趾,手腕與泥土接觸部位,俗稱「糞觸腳」、「打糞毒」,可持續3-5天。

隨後可出現咳嗽、氣喘。

成蟲在小腸內定居後,不斷從腸壁吸血,引起腸壁潰瘍出血,可出現貧血症状,如面色、指甲蒼白,勞動後易氣急,心跳厲害,沒力氣。

少數病人出現食慾怪癖,喜吃生米、泥土等。

兒童嚴重感染後可影響生長發育。

鉤蚴所致的症状:(1)皮膚損害:當蚴侵入皮膚時,局部有痒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皰疹。

由於抓癢可引起繼發感染,局部淋巴結亦可腫大。

(2)內臟損害:當蚴侵入血循環在體內移行時,可引起蠕動移行病及嗜酸粒細胞增多症。

  幼蟲所致病變及症状鉤蚴性皮炎:皮炎部位多見於與泥土接觸的足趾、手指間等皮膚較薄處,也可見於手、足的背部。

鉤蟲病呼吸道症状:鉤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進入肺泡時,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變。

患者可出現咳嗽、痰中帶血,並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状。

重者可表現持續性乾咳和哮喘。

若一次性大量感染鉤蚴,則有引起暴發性鉤蟲性哮喘的可能。

成蟲引起的症状:主要為失血性貧血,再加上由鉤蟲引起的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而致營養缺乏,就更加重貧血的程度。

故隨著疾病的發展,患兒常有面色蒼黃、皮膚干粗、毛髮疏稀、失去光澤易於脫落。

營養及發育均差,精神萎靡,表情淡漠,不願活動。

有時煩躁不安、眩暈、心悸、氣短等貧血的症状。

發病初期先有食慾亢進,繼之食慾減退,時訴上腹部不適、有腹脹及疼痛感。

有時腹瀉、有時便秘。

 消化道病變及症状:患者初期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及隱痛,繼而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状,食慾多顯著增加,而體重卻逐漸減輕。

有少數患者出現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異常表現,稱為「異嗜症」。

發生原因可能是一種神經精神變態反應,似與患者體內鐵的耗損有關。

大多數患者經服鐵劑後,此現象可自行消失。

鉤蟲病貧血:患者出現皮膚蠟黃、粘膜蒼白、眩暈、乏力,嚴重者作輕微活動都會引起心慌氣促。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