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首例茲卡病毒個案恐致新生兒小腦症 | 小頭症病媒蚊

茲卡病毒被懷疑是造成小腦症的元凶,而其病媒蚊就是散播登革熱的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二者發病症狀類似;目前茲卡病毒沒有預防疫苗。

現正閱讀台灣現首例茲卡病毒個案恐致新生兒小腦症2016/01/19,健康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ZouChi現任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編輯深深地思考,輕輕地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疾管署今(19日)公布國內首次發現的境外移入茲卡病毒(Zikavirus)感染個案,一名泰籍男性於10日由桃園機場入境時,因發燒遭攔檢,經血液檢查後確診為茲卡病毒。

疾管署也宣佈即日起提升好發茲卡病毒的中南美、加勒比海地區,與柬埔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馬爾地夫等6國的旅遊建議等級。

相關報導:巴西出現近3000小頭嬰兒疑病毒感染所致衛生部大規模滅蚊籲民眾暫停生育計劃新頭殼報導,疾管署指出,個案為24歲泰國籍男性(居住於泰北),1月10日入境時因發燒於機場發燒篩檢站被攔下,他表示前3個月均在泰國,首次來台工作,1月9日於泰國時即有發燒、頭痛等症狀。

經檢疫人員採集檢體登革熱快速檢驗陰性,檢體送實驗室檢驗確定其感染茲卡病毒;其同行者2人為同公司員工,均居住泰北,1人有喉嚨痛、頭痛症狀,就醫後已改善;另1人輕微喉嚨痛、有痰,2人經採檢茲卡病毒、登革熱皆為陰性。

針對這項個案,疾管署說,目前個案病況穩定,恢復情形佳;台灣同住者5人及同事10人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就個案工作地周邊進行孳生源清除與病媒蚊密度調查等防疫工作。

ETtoday報導,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茲卡病毒為黃病毒的一種,最早是在西元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分離出來。

目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

而至2015年下半年起,茲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截至目前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至少17國出現本土疫情。

除上述地區外,非洲維德角也曾出現本土病例,歐洲及美加地區則零星出現中南美洲及東南亞地區移入病例。

亞洲地區曾檢出茲卡病毒國家包括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印尼,2013年至2015年並有自馬來西亞、泰國、馬爾地夫及印尼輸出病例至他國的紀錄。

此外,巴西部分病例出現小頭畸形、法屬玻里尼西亞部分病例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syndrome,GBS)、夏威夷境外移入的孕婦所產下的小頭症新生兒檢出感染茲卡病毒。

中央社報導,不過,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小頭症、巴利症候群等神經異常病症與感染茲卡病毒關聯性「仍待釐清」。

而國際衞生組織則表示,茲卡病毒與小頭畸型之間的關係雖尚未得到證實,但世衞和泛美衞生組織已向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發出警告,並要求美國就茲卡病毒感染對新生嬰兒的影響進行調查。

防疫醫師羅一鈞說,茲卡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靠病媒蚊和靈長類動物「循環傳播」。

聯合報導,羅一鈞表示,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7天潛伏期後,開始發病,發病期間血液中帶有病毒,如果又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進入蚊子體內增殖15天左右,進入蚊子唾液腺,此時蚊子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其他人也會受到感染。

他指出,母嬰垂直傳染可能會傳播茲卡病毒,例如在生產時胎兒碰到母體的血液,這相當罕見,迄今也沒有案例是母乳哺育而傳染給嬰兒。

另外,不排除輸血會造成傳染,但至2015年6月為止,沒有這方面的報告。

羅一鈞表示,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特徵都是身體黑色,腳上有白斑。

自由報導,而茲卡病毒的發病症狀則為發燒、輕微頭痛、皮膚起疹、關節疼痛和結膜炎,與登革熱相似,但茲卡病毒還可能引發結膜炎(紅眼),這與登革熱不同。

治療茲卡病毒目前尚無專門藥物,患者可用非阿斯匹靈類的解熱劑解除部分不適感,補充足夠的水分,充分休息,通常一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

羅一鈞說,最重要的是防止蚊蟲叮咬,在流行區域可用防蚊液(含有DEET、picaridin、IR353、檸檬桉精油、para-menthane-diol者),如果併用防曬乳液或化妝品,防蚊液要噴在最外層。

外用防蚊液噴在衣物上的效果不大,應噴灑含有Permethrin成分的衣物處理劑。

為維護國人健康安全,疾管署將依相關規定,將茲卡病毒感染列入「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意即醫師如發現疑似個案,應於24小時內通報。

疾管署建議,懷孕婦女請暫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