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顱顏皮膚癌術後免植皮亞大醫巧手「修修臉」獲刊登國際 ... | 皮膚癌術後

亞大醫院近來陸續治療多位顱顏部位罹患惡性皮膚癌的高齡長輩,考量患者年紀偏大且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一旦術後採用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困難 ...醫療新聞News首頁醫療新聞醫療新聞切除顱顏皮膚癌術後免植皮亞大醫巧手「修修臉」獲刊登國際期刊醫療新聞醫療新聞影片專區切除顱顏皮膚癌術後免植皮亞大醫巧手「修修臉」獲刊登國際期刊2020/10/23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 亞大醫院近來陸續治療多位顱顏部位罹患惡性皮膚癌的高齡長輩,考量患者年紀偏大且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一旦術後採用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困難度較高,醫療團隊改以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輔以仔細照料促進傷口順利癒合,門診追蹤也未復發,上述成果獲發表於顱顏外科權威期刊「JournalofCraniofacialSurgery」,與全球醫界菁英共同分享台灣成功手術經驗。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3名年紀超過80歲的高齡患者,分別因右眼眼尾出現形狀不對稱且邊緣不規則的結痂、右眼眼頭形狀不規則黑痣以及頭頂長達約6公分寬腫塊等症狀前來就醫,均確診為皮膚癌,但因病灶均位於顱顏部位,使得愛面子的長輩們羞於外出,也讓家人憂心不已,所幸治療後外觀幾乎與正常人無異,重拾社交信心。

 鄭旭棠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有許多不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保護功能,因皮膚在人體的最外層,無時無刻反覆接受溫度、日光、摩擦、細菌等物理化學生物的刺激,也會對這些刺激做出適當反應,故綜合個人先天條件及後天刺激,皮膚可能衍生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常見為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

 依據衛福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前十大癌症中,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分別都位於第8位,且發生率逐年上升,由民國95年至民國105年,全國皮膚癌每年申報人數由2,457人增至3,627人,其中被證實的危險因子,包括紫外線的照射、慢性的砷暴露、離子輻射、慢性發炎、免疫抑制等,上述三位患者自年輕皆務農,長時間接受陽光曝曬,研判因此罹患皮膚癌。

 由於顱顏部位若有大面積皮膚癌,切除的面積必須大且深,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依癌別不同,會建議高風險區域需達4-6釐米切除範圍,以避免癌症的復發,同時傷口須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重建手術,過去常見重建方式為植皮手術或是皮瓣重建手術,只是患者一旦年紀大、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不僅重建手術會相當困難,且常需從其他部位取得組織,再補到切除後的傷口。

 為了解決後續照護問題,鄭旭棠及其醫療團隊在確診為皮膚癌後,會使用局部麻醉方式進行完整的皮膚癌切除,經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組織邊緣沒有發現乳癌細胞,緊接著立即使用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經過一段時間傷口照護,順利癒合,門診追蹤也沒有復發情形,上述成果於今年九月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JournalofCraniofacialSurgery」,分享台灣成功手術經驗。

 鄭旭棠提醒,因人口年齡老化、就醫便利性提高、醫療進步、診斷能力提升等因素,國內皮膚癌發生率持續上升,且以高齡患者居多,但皮膚癌多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死亡率遠低於其他癌症,呼籲若察覺皮膚癌早期症狀,如有形狀不對稱、不規則或顏色特異等腫塊,都要提高警覺不可輕忽。

►聯合報:3臉部罹癌長者術後免植皮亞大醫巧手獲刊登國際期刊►自由時報:長者顱顏皮膚癌術後人工真皮重建亞大醫院成果登國際期刊►中廣新聞網:切除顱顏皮膚癌術後免植皮醫巧手修修臉獲登國際期刊►ETToday新聞雲:皮膚癌頭皮削一半亞大醫妙招榮登國際期刊回上頁相關文章型男眼睛突紅腫視力模糊惡化「滿天全金條」竟是乾癬惹的禍輕忽肋骨骨折致胸悶呼吸困難純鈦骨板固定術有助復原比丘尼腹部隆起引側目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還清白六旬翁罹癌不自知上山採藥治病險命危標靶光子刀救命治癌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