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前奏?「潰瘍性大腸炎」不易根治醫師:出現5大症狀別 ... | 大腸發炎切片

顧名思義,發炎性腸道疾病就是大腸、小腸因為某些原因引起發炎的相關 ... 也會詢問若檢查發現息肉,是否同意醫師使用大腸鏡切片診斷或切除。

大腸癌前奏?「潰瘍性大腸炎」不易根治 醫師:出現5大症狀別再輕忽撰文:林芷揚日期:2020年08月31日分類:最新文章圖檔來源:達志AAA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因舊疾「潰瘍性大腸炎」復發決定請辭,震撼各界,也引來不少民眾對發炎性腸道炎的好奇與討論。

由於「潰瘍性大腸炎」屬於腸道慢性疾病,不易根治,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持續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等症狀,就應到醫院尋求相關的專業協助。

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岩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好幾種疾病的總稱,在這些疾病中,以「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較常見。

 雖然這些都屬於極為罕見的疾病,但隨著飲食西化,比例也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尤其好發於20歲到40歲間,而西方人患病比例高於東方人。

 注意5大症狀,恐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顧名思義,發炎性腸道疾病就是大腸、小腸因為某些原因引起發炎的相關症狀,民眾身體若出現以下5大警訊,就應該要特別注意。

 1.持續腹痛2.長時間慢性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增加、大便質變稀、軟或水瀉)3.血便4.發燒5.不明原因貧血 然而,這些症狀很容易跟腸道的其他疾病混淆,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及專業的判斷,因此,建議民眾懷疑自己是否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時,應就醫檢查、尋求醫師專業的診斷。

 配合治療、適時抒壓,降低發炎惡化 引起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還不是十分清楚,但目前認為和免疫系統、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及遺傳因子有關,因為這些因子的不平衡,而造成腸道長期發炎的反應。

 臨床治療以抗發炎藥物5-ASA、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類固醇及手術為主。

 醫師建議,患者除配合使用藥物、定期追蹤病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時放鬆並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也能有效的降低病情惡化,避免腸道出現不可逆的變化而最終走向手術治療。

 降低大腸癌風險,定期做大腸鏡檢查 戎伯岩提醒,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特別是「全大腸型發炎」的潰瘍性結腸炎,若染病超過15年,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而且每隔5年危險性會再倍增。

 因此,建議罹患發炎性腸道病史超過10年以上者,應每年做大腸鏡檢查。

同時,也要注意淋巴癌等其他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大腸癌潰瘍性大腸炎安倍晉三幸福熟齡症狀治療發炎腸道大腸小腸大腸鏡腹痛腹瀉肚子痛拉肚子血便貧血克隆氏症加入收藏熱門文章延伸閱讀哪種人容易長息肉、罹大腸癌?醫師建議:4種人定期做大腸鏡檢查50歲後大腸癌風險高,「預防」很重要!醫師:注意5個危險因子、1招降低死亡率大腸癌人數多,如何預防成為關鍵!關於「大腸鏡」檢查,你該知道的事走過抗癌之路,學會向女兒、太太道歉 教授韓柏檉:主動「認輸」,才是愛拉肚子不是飲食不潔,而是大腸癌?排便出現3大症狀,小心都是癌症警訊熱門文章哪種人容易長息肉、罹大腸癌?醫師建議:4種人定期做大腸鏡檢查撰文:林芷揚日期:2020年08月21日分類:最新文章圖檔來源:達志AAA大腸癌長年威脅國人健康!根據目前最新的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已連續12年排名第一。

糞便潛血檢查是及早防堵大腸癌的有效方式,而當檢查結果為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若發現大腸息肉可立即切除,避免日後發展為大腸癌。

根據統計,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的民眾,100位中約50位有大腸息肉、5位可能有大腸癌,因此建議檢查為陽性的民眾,一定要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趁息肉尚未轉變為大腸癌之前切除,才能降低風險。

 遠離大腸癌,4種人定期大腸鏡檢查 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大腸鏡可以直接檢查腸道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的早期病灶等問題,當發現有異常時還能立即做切片供診斷分析,或直接切除息肉。

 許多研究指出,透過大腸鏡發現息肉並切除,是降低大腸癌風險的有效方法。

 建議有抽菸、飲酒習慣、肥胖、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因長大顆息肉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可考慮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平日預防大腸癌則要少吃燒烤油炸類、多吃蔬果及膳食纖維、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戒菸,才能確保自身健康。

 大腸息肉切除術後,切勿立即抽菸喝酒 另一方面,林裕鈞提醒,民眾接受大腸息肉切除之後,應遵循醫囑,以免因傷口破裂引發腸穿孔。

 臨床上就有一名50歲的劉先生,因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檢查過程中,醫師發現他右下腹升結腸處有一約3公分的息肉,並以大腸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