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尿失禁作者 | 尿失禁 健康問題

老年男性排尿問題的症狀主要是前列腺肥大所造成的;老年女性的尿失禁則是尿道功能老化造成的。

尿失禁的型態有下列6項:. 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 ...:::無障礙網頁說明台大醫院::: 最新消息特別企劃專題報導保健園地台大花絮兒童專欄前期內容  :::【健康營養補給站】萬聖節低鈉料理~南瓜雞肉蔬菜咖哩麵老人尿失禁常見用藥Q&A讀者Q&A【檢驗小百科】卵巢功能評估-AMH檢測  前期保健園地  老人尿失禁內容下載: 我國老化指數持續攀升,107年3月底戶籍登記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331萬人,占總人口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隨著年齡的增加,尿失禁在老化的過程中是很常見的問題,卻不是正常老化必然的結果,而是老人症候群之一。

國際尿失禁協會(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對尿失禁定義是不自主、無法經意識控制的漏尿,而且是可以被察覺,生活上造成困擾,影響生活品質及社交。

尿失禁常發生在腹部用力,如咳嗽、大笑、運動等情況時;有些人是在覺得尿急來不及到廁所就發生尿液滲出的現象;尿失禁會隨時間漸進性的產生。

約30%的社區老人及超過50%的安養院住民受尿失禁影響,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60歲以上女性老年族群尿失禁的盛行率大約為17%~49%,65歲的男性族群尿失禁比率約為21.1%~32.2%,但大於80歲的老人族群發生率無性別差異。

性別不同泌尿系統的結構也不同,造成排尿問題的因素有明顯的差異。

老年男性排尿問題的症狀主要是前列腺肥大所造成的;老年女性的尿失禁則是尿道功能老化造成的。

尿失禁的型態有下列6項:急迫性尿失禁(Urgeincontinence):有尿意要上廁所,來不及到廁所就尿出來,是老年人最常見尿失禁的原因。

經尿路動力學檢查可發現膀胱逼尿肌的不穩定,少數會伴隨著括約肌的不穩定放鬆。

主要原因是支配膀胱的神經功能障礙,使排尿行為無法經由大腦意志來控制,常見於有中樞神經損傷的老人,如腦中風、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等。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incontinence)是尿道功能失調,骨盆腔支撐無力,使尿道壓力降低,使膀胱內的尿液在用力咳嗽、運動時容易導致膀胱尿道的過度移動,而產生滲尿的情形。

多發生於生產胎次多,或曾經歷難產造成骨盆肌肉傷害,更年期後女性賀爾蒙缺乏,造成陰道和尿道的黏膜萎縮老化,使尿道發生閉鎖不全,也容易有漏尿現象。

滿溢性尿失禁(Overflowincontinence):此種是膀胱脹尿後,膀胱內壓大於尿道阻力而引起尿液外漏。

常見於骨盆腔根除性手術造成的膀胱神經受損,或是放射線治療或週邊神經病變引起之膀胱適應性下降,而引起尿失禁。

完全性尿失禁(Totalincontinence):是尿道禁尿機制受到傷害,常見於外科手術或放射線治療;或是尿路與周邊組織形成廔管,使得尿液滲出,常見於膀胱與陰道廔管。

先天性尿失禁:先天的疾病如異位輸尿管(如膀胱外翻)、尿道上裂造成的尿失禁。

混合性尿失禁(Mixedincontinence):老年人尿失禁的原因非常複雜,合併膀胱逼尿肌與尿道閉尿功能兩方面的問題。

尿失禁的診斷尿失禁的治療最重要是尋求醫療處置,可以每天記錄小便的時間和漏尿情況,醫師會評估症狀和目前使用的藥物,了解過去及目前的病史,進行尿液和血液檢驗,測量膀胱排空程度。

尿失禁的影響尿失禁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社會生活、減少活動力,更甚者加速退化,並成為跌倒的高危險族群。

尿失禁的治療漏尿、尿失禁多數人認為是老化的症狀,難以啟齒而沒有尋求醫療協助。

醫師對尿失禁治療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膀胱控制問題的類型與嚴重性,可能會建議嘗試以下方法:盆底肌鍛鍊(凱格爾運動)可以鍛鍊用來停止排尿的肌肉,使肌肉變得更強壯,可以讓尿液放在膀胱裡。

生物反饋:使用傳感器讓人知道自己身體的信號,可以幫助重新控制膀胱和尿道的肌肉。

定時排尿幫助膀胱:定時排尿,設定固定時間表排尿,例如每小時排尿一次,可以慢慢延長之間的時間。

當定時排尿與生物反饋和骨盆肌肉鍛煉相結合時,可更容易控制尿衝動和溢出性尿失禁。

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減肥、戒酒、減少咖啡因飲料的攝取及預防便秘;因提起重物也會導致尿失禁,故宜避免提重物。

參考資料來源:Chutka,D.S.,&Takahashi,P.Y.(1998).UrinaryIncontin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