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尿失禁統計?推薦回答

作者:堀江重郎

  別以為年紀大了,頻尿症狀很正常,  若還有加上憋尿、血尿、漏尿……等狀況,  事情絕對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根據統計,  晚上起床小便2次以上,是慢性病的警示,  且會增加死亡率。   90%的攝護腺癌患者,都是60歲以上的男性,  且在初期沒有任何徵兆;  65歲以上的女性,  亦有高達1/3患有不同原因的尿失禁!   你可千萬不要忽略這些警訊,  隨時自我檢測、做好居家保健,可...

作者:大渕修一

「腿力」決定你的老後生活。 30歲後,一定要學會的「最強腿力操」 老年不靠看護過日子,你一定要知道的38個觀念   ◎「老化」其實比「疾病」更可怕!   小心,你可能是下個需要被看護的人!   現代人積極預防疾病,以為控制飲食、勤吃保健食品、學會各種健康法,老來就不怕病來磨,卻不知道「老化」其實比「疾病」更可怕!疾病雖苦,老化卻是另一種絕望。試想,無法靠自己的嘴巴吃飯、說話,成天躺...

作者:游敬倫

  很多人看待自己生病的原因,經常會有以下倒果為因的想法。胃不好,是因為媽媽的胃也不好,卻沒想到自己為了減肥,三餐吃得相當混亂;得糖尿病,是因為血糖過高,卻沒想過自己的飲食習慣大有問題;腰痛是因為長了骨刺,卻忽略骨刺是長久以來不正確的坐姿造成的。其實,說穿了,所有疾病都是飲食失衡、作息混亂、不運動、壓力大,也就是身心靈不平衡所造成的。   練氣功長達三十多年的游敬倫醫師,不但受過骨科的正統西...

作者:北中南榮總與國內高齡醫學專家等21位醫師

高齡者常見病症/就醫/用藥/營養/運動/生活照顧指南 面對超高齡社會,提供全方位身心靈照護知識   老,是一門高深奧妙的學問,包含老人自己與照護者都必須學習與認真看待!   老年人的健康照護重點為多重疾病健康管理與失能預防,以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回復最大生活功能為目標~   在老年醫學的分類中,65歲以上即稱為「老年人」,但在目前平均年齡已達到80歲的狀況下,老年人又被分為三類:初老(6...

作者:雪爾敦‧馬克斯

   攝護腺癌在美國是常見癌症,亦高居男性癌症致死排行第二名,因此只要跟攝護腺癌相關知識,在美國幾乎人人必備。反觀台灣人對攝護腺癌的態度,過去因臨床發現黃種人罹病機率低,平均每年每個醫生只有幾個零星病例,所以國人總視攝護腺癌是西方人專利。然而近二十年來,由於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健康檢查普及、飲食生活習慣亦與西方人逐漸相似,上述情況卻大大改觀了!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近兩年內攝護腺癌在男性好發癌症...

作者:潘俊亨

50男人、女人必讀 荷爾蒙療法不會致癌,是抗衰老必需     更年期對男人和女人而言不是臨老期,而是第二個青春期的開始,   保障中老年生活,此時應該更積極抗老,荷爾蒙就是抗衰老的關鍵因素。     荷爾蒙不僅能維護健康,也是性能力和性慾望的火種,不論男人女人,都應該正視更年期後性愛和諧的問題,房事無礙,夫妻感情才能持續不墜。當老年社會來臨,人類壽命延長,銀髮生涯,將因...

作者:謝卿宏

  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女人,1/3有某種程度的尿失禁,則有12%的人每天都有尿失禁的現象,該注意的是,20歲至59歲的女性也有20%的盛行率。因此,別輕易忽視身體的警訊,關心自己的泌尿健康,要從現在做起!‧建立正確觀念,預防泌尿疾病  本書針對女性常有的困惑,提出正確的觀念,讓女性照護身體健康時,不致事倍功半。‧認識泌尿構造,做身體的主人  詳細的介紹女性泌尿道、膀胱、陰道,讓女性不再對...

作者:宋岩峰(主編)

以編者宋岩峰自身的研究結果為主,同時借鑒、參考、融匯國內外大量最新研究資料和進展,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盆底影像技術在盆底功能障礙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反映了盆底影像醫學的基礎與臨床應用相結合的新成果、新進展,闡述了多學科手段交融的重要性和意義。宋岩峰,1950年出生,福建醫科大學醫學學士,第二軍醫大學醫學碩士,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訪問學者。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婦產科主任,全軍婦產科中心主任,全軍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