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焦慮和被害妄想症恐是失智症造成 | 老人被害妄想原因

覺得飲食被 ... 老人焦慮和被害妄想症恐是失智症造成 ... 惡化,則有可能與近期身體狀況有關,須儘速就醫找出原因,及早矯正方有機會儘早復原。

 |首頁食安健康(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台北綜合報導)失智症過去被稱為「癡呆症」,就名稱看來的確讓人驚恐。

癡呆,等於是無法獨立生活、無法適切互動、無法做想做的事、無法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與回憶過去點滴;過去或有「老人痴呆症」的名稱將此病症局限於高齡患者,但這些狀況卻非年長者的「特權」。

失智症顧名思義是一種「失去智慧的病症」也有可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台東榮院身心科許智超醫師表示,失智症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常有「近的記不住,舊的一直講」;然而,並非所有的健忘都是失智症,如焦慮及憂鬱亦會讓人有如此的感覺。

隨著年紀的增長,認知功能的退化亦將更廣泛地影響生活,包括專注力、執行功能、言語、學習與記憶、社交互動、感官運動等層面。

故患者常有說話或做事無法專心、無法獨立過生活而需要他人協助、言不及義或語無倫次、忘了回家的路而走失、常會莫名的發脾氣、肢體不協調等。

部分失智症亦會伴隨明顯的憂鬱及焦慮情緒、幻覺或妄想例如覺得家人要害自己、覺得飲食被下藥、覺得家人偷錢、覺得房子裡有別人等,諸多干擾狀況常讓照顧者心力交瘁。

雖說失智症是隨年紀慢慢退化且不可避免的進程,並非所有失智症均是不可逆的,有一小部分的失智表現跟身體的營養狀況有關如葉酸及維他命B12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潛在的感染症及腦部的病變。

一般說來,失智症的表現應為緩慢進行且逐漸惡化,若臨床表現為突發進行且迅速惡化,則有可能與近期身體狀況有關,須儘速就醫找出原因,及早矯正方有機會儘早復原。

台東榮院院長林知遠進一步表示,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是大多數民眾勢必面對到的問題,然而若及早發現、及早診治、及早介入,可以減緩退化或減少干擾行為,以緩和照顧者的壓力與患者本身的生活障礙。

倘若家人或親友有相關問題,可至門診接受評估與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延緩功能退化維護生活品質。

失智症Tweet「老老照顧」憾事頻傳?美國研究:失智症患者的老年照顧者較易產生憂鬱症狀2021/03/3011:42預防失智超前部署 台灣董氏:50歲開始透過三要素可延緩大腦萎縮速度2020/09/2816:08忽略口腔健康 無形中恐提高失智症、糖尿病和心肌梗塞之風險2020/03/2016:08美國大數據研究:闌尾恐導致帕金森氏症2018/11/0109:35南韓網友瘋傳:這種運動竟然可以預防失智症!2018/08/1814:06更新時間:2021-04-0414:48GMT+08:00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