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性的立克次體病: 恙蟲病和Q熱 | 恙蟲病抗生素

叢林性斑疹傷寒(Scrub typhus)亦稱恙蟲病Orientia tsutsugamushi ,原屬立克次 ... 雖然有多種抗生素具抑制立克次體能力,但是無一能殺死立克次體,這些藥品, ... >>上一頁台灣本土性的立克次體病:恙蟲病和Q熱感染科葉大川主任前言:  天氣漸變熱,轉眼又是恙蟲病傳染高峰期,恙蟲病是亞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台灣、泰國、越南特有的地方性疾病,也常傳給旅客是重要的旅遊病(traveldisease),恙蟲病(scrubtyphus),又稱叢林斑疹傷寒,主要經由帶有立克次體(genusRickettsia)的?類恙蟲幼蟲()叮咬而感染,由於恙蟲喜愛停留於雜草的尖端,再伺機落入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一旦遭恙蟲叮咬,叮咬處會形成焦痂(escar),在約一至三週的潛伏期中,第十天左右,就會開始出現高燒、頭痛、結膜充血或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發燒約一週後,軀幹會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數天後消失。

恙蟲病如未經妥適診斷治療(容易誤診當成感冒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百分之六十,若接受適當的治療,死亡率可降至百分之五以下Q熱為人畜共同傳染病(zoonosis),Q熱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台灣算是少見的疾病,春末夏初好發期過後,病例數就下降,但今年(95)有增多的趨勢,值得重視。

患者典型症狀包括突發性高燒到攝氏四十到四十點五度、頭痛、虛弱、身體不適、肌肉痛、喉嚨痛與盜汗,嚴重者有心內膜炎及肺炎等症狀出現。

多數患者在持續發燒幾天後,甚至可不經治療即自行退燒痊癒,因此常被忽略,恙蟲病和Q熱可合併稱為台灣本土性的兩大立克次體病。

本文:  立克次體病為革蘭染色陰性球桿菌,臨床病變有五大種類,台灣本土性常見的兩種立克次體病為恙蟲病和Q熱,是絕對性細胞內寄生(Obligateintracellularparasite),需求細胞內coenzymeA、ATP、NAD等輔助酵素和宿主的能量,人類算是立克次體生活史中的意外宿主(incidentalhost),藉由內噬(endocytosis)進入吞噬細胞,產生磷酯酵素(phospholipase)毒素,全身性網狀內皮系統之變化,尤其是人類非典型間質性肺炎;人畜共同傳染之非典型肺炎(無動物接觸史、具肺外表徵)最常見的有鸚鵡熱、兔咬熱(Tularemia)或Q熱,非人畜共同傳染之非典型肺炎最常見的有退伍軍人症(Legionella)、黴漿菌(Mycoplasmapneumonia)、披依菌(Chylmidiapneumonia),其中只有退伍軍人症會造成院內感染,立克次體症不會造成院內感染。

叢林性斑疹傷寒(Scrubtyphus)亦稱恙蟲病Orientiatsutsugamushi,原屬立克次體屬(Rikettsiaceae),但因細胞璧缺酯多醣(lipopolysaccahride)和璧韖酸(peptidoglycan)而另外獨立出來也成為一屬,為一種人畜共同傳染病,由被感染的?類(mite)之幼蟲(chigger)叮咬所引起的,小型細胞內寄生物(obligateintracellular),須用Giemsa特別染色,3種血清型,潛伏期6~21天,主要的症狀有叮咬部一半的病人會產生獨特無痛性~0.3x~0.6cm黑色焦痂(eschar;ulceronblackcrust)週圍泛紅,為最常被叮咬處,通常位於腰部、乳房、腋下、生殖器官及其週圍柔軟潮溼部位,但無疼痛或騷癢,病患本身不易查覺,另外突發性高燒、劇烈頭痛(但無腦膜炎現象)、頸部酸麻、咳嗽併黃色膿痰、倦怠、結膜充血及肌肉痛等非特異症狀,高燒可達40.5℃、相對性徐脈(relativebradycardia)、淋巴腺腫大疼痛,4~5天後可擴散至全身淋巴腺腫脹併肝、脾腫大(一般第二週時GOT、GPT升高,但通常不超過200)、結膜充血、眼窩疼痛、乾咳、驅幹擴散致四肢的無癢性紅色斑坵疹,神經感覺遲頓、半數病人腦脊髓液(CSF)檢查有輕度白血球增多;第一週時週邊血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第二週週邊血白血球增多、淋巴球增多和出現不典型淋巴球;某研究報告所有CSF聚合酵素鏈鎖反應皆為陽性(1),如無及時治療會進一步引起肺炎、心肌炎、肝脾腫大與休克等嚴重併發症位,須與傷寒(Typhoidfever)、布魯氏症(Brucellosis)、鉤端螺旋菌(Leptospirosis)、感染性單核球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弓漿虫(Toxoplasmosis)、登革熱(Denguefever)等作鑑別診斷,魏斐氏反應(Weil-Felixslideagglutinationtest)敏感度不夠,ProteusOX-2&OX-19:陰性、半數OX-K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