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簡介 毒品製造簡圖 藥物濫用狀況 使用的後果 | 毒品的可怕

毒品會對腦中樞神經造成影響「吸毒者為達到預期的效果.往往需要反覆增加使用量,常常會在不知不決覺的情況下過量使用.造成中毒現象,依賴毒品。

一但終止 ... 毒品簡介 藥物濫用狀況 使用的後果  國內藥物濫用狀況 國內毒品藥物濫用在近年來已經遭到控制,而且漸減少?根據法務部的統計,民國八十六年的煙毒案件高達45935件較民國八十五年劇增24%,而且累犯1900多人,較八十五年增加44%,顯示國內煙毒犯罪正高度成長‧法務部的統計也發現,不僅是煙毒案件增多,查獲毒品數量也顯著增加‧八十六年台灣地區共查獲各類毒品2900多公斤,其中麻藥類(安非他命類佔94%)為2700多公斤,較八十五年增加790多公斤,增幅高達41.4%‧煙毒類(海洛因佔96%)為194多公斤,較八十五年增加34公斤多,增幅高達21.5%‧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毒品藥物濫用的熱潮呈倍數成長,似乎有反撲之勢,在這波熱潮中,將有不少年輕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令人極為憂心‧ 國內青少年毒品藥物濫用以高職學生最為嚴重根據八十五年台灣衛生教育研究所的抽樣訪問7856個國高中生發現,約有百分之一的國中生,百分之一點一的高中生及百分之三點七的高職生曾使用過毒品,而學生所使用的毒品以安非他命為主,其次為強力膠。

研究中發現青少年開始吸煙的年齡都早於開始喝酒的年齡,而開始喝酒的年齡又早於開始使用毒品的年齡,顯示煙、酒常是台灣青少年使用毒品的入門藥物。

調查還發現二成國中生及一成多高職生認為使用毒品可幫人解除煩惱,及忘掉挫折感的好方法,因此,如何加強學生情緒紓解及壓力調適的能力,應是未來防毒教育的重點。

台灣地區青少年使用毒品的入門藥物煙酒的情形相當嚴重由於毒品入門藥物的使用如抽煙、喝酒、吃檳榔在青少年使用情形有越來越多的傾向。

因此,可預知的以後使用毒品藥物的情形將水漲船高。

根據董氏基金會在民國八十四年調查9655位國中、高中及高職學生發現青少年吸煙的盛行率高達百分之十六點六,其中國中男生為22.6%,高中男生為16.9%,但高職男生則高達33.1%,第一次吸煙的年齡最常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

在喝酒方面,青少年的盛行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點五,平均五個青少年就有一人有喝酒習慣,至於吃檳榔的青少年盛行率約有百分之七點三。

因此,毒品藥物的教育宜自國小低年級及幼稚園即開始進行,而且應包括煙、酒、檳榔的毒害,才可能有效的預防毒品藥物的濫用。

毒品的可怕讓人日益消瘦讓人虛弱無比讓人沉睡不醒讓人滿臉安痘讓人產生幻覺讓人產生幻聽讓人產生幻視讓人脾氣暴燥毒品的害處  毒品會對腦中樞神經造成影響「吸毒者為達到預期的效果.往往需要反覆增加使用量,常常會在不知不決覺的情況下過量使用.造成中毒現象,依賴毒品。

一但終止或減少使用毒品,身體即會產生流淚、打哈欠、嘔吐、腹痛、痙攣、焦躁不安及強烈渴求藥物等戒斷症狀。

  吸毒成癮者在持續使用毒品的情況下.極難戒絕,終其一生難以擺脫毒品的束縛。

除了會嚴重影響個人健康外.還會面臨失業、求職不易、朋友疏離、婚姻破裂、家庭破碎、自尊受創,而無法適應社會,甚至不惜以暴力或偷竊等不正當的手段謀財,以設法取得毒品,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怎麼樣拒絕毒品提高警覺性、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飲料香煙,告訴提供者吸毒是違法行為,並有刑責告訴提供者吸毒對健康的重大危害勇敢說不,語氣堅定、面帶微笑善用你好奇心不要以身試毒,告訴提供者毒癮發作的痛苦建立正當的情緒舒解方法,自我解嘲沖淡壓力氣氛,尊重自我堅決拒毒認識正確用藥觀念,建議做點別的事情表明態度堅持拒絕轉換話題移開,注意摒拒不良嗜好遠離是非場所藉故離開現場。

為什麼會吸毒  吸毒者認為毒品是非常有用的,在某些程度上會產生渴望的效果,吸毒者通常因某事困擾著而趨使他們去吸毒。

  一個人習慣性的吸毒或酗酒,是因為他有些不想經歷的痛苦感覺或不好的情緒,此人當有不愉快的感覺,就會以嗑藥或酗酒當作一種治療。

  要去了解吸毒的原因,就需要去了解他們在吸毒以前究竟是那裡出錯了?毒品可以讓一個人脫離他無法忍受的現狀或完全失去意識。

  根據證據顯示:毒品阻礙學習。

就學習的效率來看,一個服用過毒品的人比沒吸毒的人,在學習時相對比較慢。

毒品會使人在學習時受到阻礙,有人甚至被稱之為”藥品性格”。

此人的人格特性是由毒品(藥物)所造成的,這些藥物毒品顯而易見地改變一個人的舉止行為,早已不再是原本的個人特質,而使他滿懷暗藏的敵意和怨恨,這些情緒他也絕不會顯露於外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