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家人有三人患鼻咽癌 當心全家都是高危險群 | eb病毒復發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照服員會員FB社團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病症知識三代家人有三人患鼻咽癌 當心全家都是高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三代家人有三人患鼻咽癌 當心全家都是高危險群10765人瀏覽2019/04/12作者資深醫藥記者丁彥伶一般癌症復發有八成是在治癒後兩年內發生,所以治癒後前兩年要密集追蹤。

一般是一到三個月回診,兩年以後延長為三到六個月回診,超過五年後復發率低於5%,就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追蹤即可。

文/醫藥線記者丁彥伶 「擤鼻涕有好多血絲,我是不是鼻咽癌?」聞癌色變的現代,到底要怎麼注意身體的警訊跟徵兆?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說,鼻腔血管很豐富,很多人擤鼻涕太用力都會出血,所以一般人無需過度緊張, 鼻咽癌常有家族史,如果直系親屬中,三代家人中有三個或三個人以上罹患鼻咽癌,就要注意自己是高危險群,鼻咽癌男女都可能侵犯,但男性的發生率是女性三倍,所以更要注意。

 ▍廣東移民發生率高,EB病毒檢測簡易快速 廣東一帶是全世界鼻咽癌發病最多的地區,即使移民了,發生率還是比一般人高出七倍以上。

在臺灣,雖然已掉出十大癌症死因,但發生率依然很高,尤其好發在45歲以上;患者罹病時,經常是家中最重要的家庭支柱,一旦發病,也往往形成了家庭的難關。

 有人說鼻咽癌是客家人特有的癌症,侯勝博說,其實不只是客家人會得鼻咽癌,歐美或日本人等各國也有人罹患!但是和人類白血球抗原HLA-A2型基因關係強,所以確實移民自廣東的客家族群比較多,但除了基因以外,和飲食以及EB病毒感染也有關係。

 飲食的部份目前認為和喜歡吃「醃漬」的食物,尤其是港式美食中「鹹魚雞粒飯」中的鹹魚關係大。

 (圖片來源:pixabay) 另外,EB的感染佔很關鍵角色。

EB病毒是很常見的病毒,在臺灣的成人,幾乎所有人都曾感染過,只有極少數會在體內形成潛伏性感染。

據研究發現,EB病毒在感染細胞內所合成的蛋白中,有兩種具致癌作用的蛋白,一為潛伏性膜蛋白第一型(LMP1)其二為核蛋白型第一型(EBNA1)。

 侯勝博說,我們的副總統陳建仁最著名的研究發現,只要針對體內這兩個EB病毒基因進行「酵素免疫法檢測」抗體,如果體內有這兩個基因抗體同時升高,受檢人在未來10年內罹患鼻咽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2倍。

 這項檢測非常簡單便宜,而且準確性很高,如果認為本身為高危險群,可以進行檢測。

另外,高危險群也可以進行鼻咽部抹片篩檢,都可以提早發現是否有罹癌風險。

 ▍追蹤檢查做EB病毒DNA檢測可提早發現 另外更準確的,是進行EB病毒DNA檢測,可以準確推估,但是這項檢查比較繁複,費用較高,較常用在鼻咽癌治療的追蹤。

一般如果病患接受放射治療二到四週,EB病毒的DNA量會降低到一半以下,如果治療效果良好,放射六到八週會降低零,如果治療中追蹤病毒量並沒有降低,就要注意治療效果是否有問題,必須調整治療方向。

  如果治癒後在追蹤期間,突然檢測出有EB病毒DNA,也要小心是復發的徵兆!通常發現病毒DNA又出現,可能半年後才會發現病灶,所以要趕快追查,即使復發也不要洩氣,愈早治療愈有再治癒的機會。

 一般癌症復發有八成是在治癒後兩年內發生,所以治癒後前兩年要密集追蹤。

一般是一到三個月回診,兩年以後延長為三到六個月回診,超過五年後復發率低於5%,就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追蹤即可。

 (圖片來源:photoAC) 繼續閱讀: 1.癌症術後保養-前期、中期、後期的飲食重點 2.治療癌症新希望:治癌疫苗與免疫療法 資深醫藥記者|丁彥伶點此了解丁彥伶>> 秋葵水、苦瓜茶?降血糖偏方真的有效嗎?專家建議這樣吃,有助降血糖 脖子腫大不痛不癢竟然是鼻咽癌轉移?上頸部無痛腫大、早上第一口痰有血絲是警訊―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鼻咽癌  癌症  EB病毒  丁彥伶  <上一篇文章只不過是肩膀痛、背痛? 痛到冒冷汗當心下一篇文章>脖子腫大不痛不癢 竟然是鼻咽癌轉移?上●關於作者>>+看更多作者資深醫藥記者資深醫藥記者丁彥伶曾任大成報健康中心主任、欣傳媒醫療記者、前週刊王時尚娛樂新聞平台副主任,現為醫療專欄作家。

在健康醫療線上提醒民眾注意健康保健多年,近來鑽研運動醫學和肌少症,親身體驗,日益發現運動的好處,只要願意多動,真的可以克服肌少症,常保年輕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