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醫學蠕蟲學 | 絛蟲卵特徵

1.2.1.1 成蟲; 1.2.1.2 幼蟲. 1.2.2 生活史; 1.2.3 致病與臨床症狀. 2 絛蟲. 2.1 概述 ... 3.2.1.1 成蟲; 3.2.1.2 卵 ... 這些形態結構特徵往往是某種寄生蟲的種類鑑別特徵。

人體寄生蟲學/醫學蠕蟲學語言監視編輯<人体寄生虫学目錄1吸蟲1.1概述1.1.1形態1.1.1.1成蟲形態1.1.1.1.1體壁1.1.1.1.2消化系統1.1.1.1.3排泄系統1.1.1.1.4神經系統1.1.1.1.5生殖系統1.1.2生活史1.1.3生理1.2華支睪吸蟲1.2.1形態1.2.1.1成蟲1.2.1.2幼蟲1.2.2生活史1.2.3致病與臨床症狀2絛蟲2.1概述2.1.1形態2.1.2生活史2.1.3致病3線蟲3.1概述3.1.1形態3.1.2生活史3.1.3致病3.2似蚓蛔線蟲3.2.1形態3.2.1.1成蟲3.2.1.2卵3.2.2生活史3.2.3致病與診斷3.2.3.1致病3.2.3.1.1併發症3.2.3.2診斷3.2.3.2.1詢問病史3.2.3.2.2實驗診斷3.2.4流行與預防3.2.4.1分布3.2.4.2流行原因3.2.4.3防治3.2.4.3.1加強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

3.2.4.3.2糞便無害化處理後再作為肥料3.2.4.3.3為蛔蟲患者集體驅蟲3.3鉤蟲3.3.1形態3.3.1.1共同特點3.3.1.1.1成蟲3.3.1.1.2幼蟲(鉤蚴)3.3.1.1.3蟲卵3.3.1.2形態區別3.3.1.2.1成蟲3.3.1.2.2絲狀蚴3.3.2生活史3.3.3致病與診斷3.3.4流行與防治吸蟲編輯在這裡允許我寫下點個人化的東西:到順德千萬別吃魚生(雖然它好吃),當心華支睪吸蟲……概述編輯吸蟲(fluke,trematode)屬於扁形動物門吸蟲綱的複殖亞綱。

複殖亞綱吸蟲種類繁多,有性世代在脊椎動物體內寄生,無性世代在軟體動物中寄生。

在中國本地流行的人獸共患病,指在中國本地就有這個病原的存在。

如華支睪吸蟲(Clonorchissinensis)、衛氏並殖吸蟲(Paragonimuswestermani)、布氏薑片吸蟲(Faciolopsisbuski)。

形態編輯寄生在人體的吸蟲,除裂體屬吸蟲為雌雄異體外,其餘均為雌雄同體。

有口無肛門。

成蟲形態編輯舌狀,或樹葉形,背腹扁平,兩側對稱;無體腔;除裂體吸蟲外,均為雌雄同體;有兩吸盤:口吸盤與腹吸盤;體壁編輯體被:外質膜、基質、基質膜肌肉層:外環肌、內縱肌體被細胞體:體被細胞體與體被有通道相連,其是一種代謝旺盛的合胞體,具有保護、排泄、分泌、吸收、感覺等機能。

消化系統編輯有口、咽、食管、腸道;但無肛門,腸支末端是封閉的盲管。

排泄系統編輯對稱的管狀系統,端點為焰細胞,毛細管相連兩側集合管,匯入排泄囊,其開口於蟲體末端排泄孔。

神經系統編輯神經系統不發達。

在咽的兩側各有一個神經環。

神經節彼此有背索相連。

兩個神經節各發出前後三條神經干。

生殖系統編輯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輸卵管、卵模、子宮、梅氏腺、受精囊、勞氏管、卵黃腺、卵黃管;雄性生殖器官:睪丸、輸出管、輸精管等。

生活史編輯復繁目吸蟲生活史複雜,宿主轉換、世代交替,一種淡水螺作為中間宿主,在淡水螺內有幼體繁殖。

生活史階段包括蟲卵、幼蟲(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等),在第一中間宿主體內發育;囊蚴在第二中間宿主體內發育。

尾蚴侵入到第二中間宿主的肌肉組織內以後,在它身體的外面分泌出一層囊壁來保護著它,這個過程就是成囊(encystation);而當人攝取了含有囊蚴的淡水魚蝦的肉之後,囊蚴進入小腸,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破裂,後尾蚴逸出,這是「脫囊」(excystation),此過程是在終末宿主小腸內發生的。

生理編輯吸蟲攝取的營養來源主要為宿主腸內容物、腸黏膜、血液或組織液,具體來源依蟲種和寄生部位而定,其消化過程主要在吸蟲的腸內進行,但有的吸蟲兼有細胞外和細胞內消化。

吸蟲獲得能量的方式主要為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

華支睪吸蟲編輯華支睪吸蟲(Clonorchissinensis),又名肝吸蟲。

成蟲寄生於肝膽管,引起華支睪吸蟲病(clonorchiasis),即肝吸蟲病。

人感染本蟲多由生吃或半生吃魚肉所致。

在我國,除了青海、寧夏、內蒙古和西藏等省區外,已有25個省、市和自治區有本病流行。

該寄生蟲是在187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