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知識+ <解離性人格疾患與思覺失調症> / 2018 四月號 | 解離症 DSM 5

4.必須為這些症狀感到困擾或多於一項功能(如生理、心理或社會功能)被負面影響。

5.感到被困擾與正常風俗和宗教習慣無關。

思覺失調症. 舊名:精神分裂症, ...跳到主要內容分享取得連結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以電子郵件傳送其他應用程式4月30,2018輔知識+/2018四月號由於現代社會壓力變大,所以很多心理疾病就此產生,而在這眾多心理疾病中很多人對於解離性失常和思覺失調症時常搞混分不清,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這兩種疾病和兩者之間的差異。

解離性失常又稱「解離性人格疾患」、多重人格、人格分裂,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版本命名為(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MPD),後來改名(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歸類於第一軸的解離症的一種。

多重人格具有超過兩個(兩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

」主要病徵以下是美國DSM-5的診斷標準1.兩個或以上的人格,每個人格具有其各自對環境的知覺、關係和想法。

2.出現失憶狀態,每天的活動、個人身分資料或是重大事件,與一般的遺忘有所差別。

3.病徵不是由物質所引起的(如酒精引起的混亂狀態)或是一般的醫療情況(如癲癇)所引致的直接心理影響。

4.必須為這些症狀感到困擾或多於一項功能(如生理、心理或社會功能)被負面影響。

5.感到被困擾與正常風俗和宗教習慣無關。

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精神科疾病,是一種持續、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裡最嚴重的一種。

病因未明,多青壯年發病,隱匿起病,主要影響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能力,並進而影響行為及情感。

臨床上表現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以及精神活動不協調。

患者一般意識清楚。

主要病徵以下是美國DSM-5的診斷標準1.在一個月內(或是如果成功治療病程少於一個月)出現以下2項(或更多)症狀。

至少有一項必須為(1)、(2)或(3)。

(1)妄想。

(2)幻覺。

(3)胡言亂語(如經常離題或前後不連貫)。

(4)整體上混亂或僵直行為。

(5)負性症狀(如減少情緒表達或動機降低)。

2.此困擾發病以來的大部分時間,一項或更多主要領域功能-如工作、人際關係或自我照顧顯著比未發病前降低,(或當在孩童或青少年發作時,無法達到預期的人際、學業或職業功能)「如工作、人際關係或自我照顧」。

3.此困擾的徵兆至少持續出現6個月。

此6個月期間一定要包括至少一個月(或成功治療者,略少於一個月)符合診斷準則A(即活躍期的症狀)及可包括前驅或殘餘期症狀期。

在前驅或殘餘症狀期間,困擾的徵兆可能只表現負性症狀或是二項或更多項列在診斷準則A的弱顯性形式症狀(例如怪異的信念、不尋常的感覺經驗)。

4.因為以下原因之一排除情感思覺失調症和鬱症或是雙相情緒障礙伴隨精神病症狀者:1)活躍期症狀沒有同時出現鬱症或躁症發作中,或2)假如情緒障礙症發生在活躍期和殘餘期的期間僅佔一小部分。

5.此困擾不是起因於一種物質使用(例如成癮藥物或醫藥)或另一身體病狀的生理效應。

6.如果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或童年期間發作的溝通障礙病史者,只有在除了思覺失調症其他必要症狀外,又出現明顯的妄想或幻覺至少一個月(或成功治療後略少於一個月),才可額外下思覺失調症的診斷。

解離性失常與思覺失調症不同之處:本質上解離性失常會涉及不同人格的轉換,但思覺失調症則是精神或認知狀態上的異常。

遺失時間解離性失常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

通常在此分裂現象開始時,原本的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或稱主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嚴重的病例,主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

而思覺失調症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所以不會有消失記憶等情況的存在。

治療方式解離性失常雖然解離性失常不存在「治癒」,如果病人持續投入,長期治療仍非常成功。

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談話治療或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催眠治療、及藝術或運動療法的輔助療法。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