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肉瘤 | 小兒 骨肉 瘤

小兒骨肉瘤 ...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發生在20歲以下青少年或兒童的一種惡性骨腫瘤,也叫成骨肉瘤,較常見,是小兒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約為小兒腫瘤的5%。

小兒骨肉瘤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腫瘤>>小兒骨肉瘤骨肉瘤(osteosarcoma)是發生在20歲以下青少年或兒童的一種惡性骨腫瘤,也叫成骨肉瘤,較常見,是小兒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約為小兒腫瘤的5%。

目錄1小兒骨肉瘤的病因2小兒骨肉瘤的症状3小兒骨肉瘤的診斷3.1小兒骨肉瘤的檢查化驗3.2小兒骨肉瘤的鑒別診斷4小兒骨肉瘤的併發症5小兒骨肉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5.1小兒骨肉瘤的西醫治療6參看小兒骨肉瘤的病因(一)發病原因本病是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一種。

下肢負重骨對外界因素如病毒作用使細胞突變,可能與骨肉瘤形成有關。

骨肉瘤系從間質細胞系發展而來。

腫瘤迅速生長是由於腫瘤經軟骨階段直接或間接形成腫瘤骨樣組織和骨組織。

典型的骨肉瘤源於骨內,另一與此完全不同的類型是與骨皮質並列的骨肉瘤,源於骨外膜和附近的結締組織。

後者較少見,但預後稍好。

(二)發病機制腫瘤源於長管狀骨干骺端部的骨髓腔。

隨後可穿透骨皮質並揭起骨外膜。

骨膜穿孔,在肌肉內也能發現軟組織腫物。

一般情況下,腫瘤中央部的骨化較四周為重。

骨化部分為黃色砂粒狀。

細胞較多的區域韌性較大,呈白色。

腫瘤的縱刮面血管豐富,易出血。

骨的干骺端和瘤體之間分界不清。

骺板常不受侵犯,到晚期骺板破壞也較骨皮質輕。

關節面的玻璃軟骨也能防止腫瘤侵入關節內。

偶爾在同一骨的不同高度出現兩處原發腫瘤,即所謂的跳躍型的病變,在選擇截肢平面時應予注意。

病理診斷的難易程度差別很大。

如標本內含大量肉瘤樣基質,則腫瘤骨和骨樣組織不難明確區分,但有些切片內看不到腫瘤骨樣組織,只有膠原條索,包以腫瘤細胞。

腫瘤生長不太旺盛的區域只有細胞的間質。

有的腫瘤主要是新生的軟骨和不典型的棱形細胞。

骨肉瘤的病理可分為4型:第1型主要是骨樣組織;第2型骨樣組織和骨組織並存;第3型沒有骨樣組織和骨組織,只有膠原纖維;第4型很少見,其主要成分為軟骨細胞和形態不一、分化不良的腫瘤細胞。

病理所見和臨床聯繫考慮是有價值的。

單憑病理所見不能估計腫瘤生長的速度、轉移的途徑和患兒生存的時間。

細胞核分裂情況是衡量腫瘤生長快慢的標誌,但對估計預後的作用不大。

小兒骨肉瘤的症状腫瘤部位的疼痛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乃因腫瘤組織侵蝕和溶解骨皮質所致。

1.疼痛腫瘤部位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成骨肉瘤非常常見和明顯的症状,主要由於膨脹的腫瘤組織破壞骨皮質,刺激骨膜神經末梢引起。

疼痛可以由最初時的間歇性幾周以後發展為持續性,疼痛的程度也可以有所增強。

下肢疼痛可出現避痛性跛行。

2.腫塊病情發展後,局部可出現腫脹,可以在肢體疼痛部位觸及腫塊,伴有明顯的壓痛。

腫瘤增長迅速者甚至可以從外觀上發現腫塊的存在。

腫塊表面皮膚可以出現溫度增高和淺表靜脈顯露現象,腫塊表面和附近軟組織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壓痛。

隨著骨化程度的不同,腫物的硬度各異。

瘤體增大,造成關節活動受限和失用性肌肉萎縮。

3.跛行由於肢體疼痛而引發的避痛性跛行,隨著病情的進展而加重,患病時間稍長者可以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和肌肉的失用性萎縮。

4.全身狀況明確診斷時,一般患兒的全身狀況也較差。

全身症状為發熱、不適、體重下降、貧血以至衰竭。

個別病例腫瘤增長很快,早期就發生肺的轉移瘤,致全身狀況惡化。

經瘤體部位的病理骨折使症状更加明顯。

X線檢查:骨肉瘤具有典型的X線所見,其特點是骨破壞兼有新骨形成。

腫瘤多居長管狀骨的干骺端中心部,表現為喪失正常骨小梁而出現境界不清的破壞區。

無論新骨、腫瘤骨或死骨,緻密度均增高。

腫瘤侵蝕骨皮質而有明顯破壞和新生骨。

骨外膜揭起後拉長的血管與骨幹垂直。

沿血管產生新骨形成「日光放射」狀陰影。

掀起的骨膜與骨幹之間形成三角形新生骨稱「考德曼套袖狀三角」。

這種變化並非骨肉瘤所特有,在骨髓炎和尤文肉瘤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