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透視危險因子,不玩踩地雷 | 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

足底筋膜炎手術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醫生會在患者腳部開一個小傷口,切開筋膜使其放鬆。

5. 骨震波治療 這是利用體外震波刺激患部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LINE會員找看護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病症知識足底筋膜炎:透視危險因子,不玩踩地雷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足底筋膜炎:透視危險因子,不玩踩地雷37652人瀏覽2017/12/11作者iHealth政昇處方宅配藥局當年紀越大,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逐漸退化或是長期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就可能增加足部負擔,久了便可能產生足底筋膜炎症狀。

並非只有長輩才有足底筋膜炎困擾,其實足底筋膜炎也會出現在足部使用過度的年輕人身上喔!按下鬧鐘,好不容易從被窩中爬出來,準備去浴室梳洗一番,當雙腳踩下地面那一刻,一股痛感席捲腳跟,不禁令人趕緊把腳縮起來! 走路,彷彿成了一件苦差事! 類似的故事,背後搗蛋的元兇可能是足底筋膜炎(plantarfasciitis),想知道自己會不會罹患這種疾病,請往下看!▍ 足底筋膜炎是什麼? 字面上來看,足底筋膜炎似乎是發炎症狀,但足底筋膜炎其實是種退化性足部疾病。

認識疾病前,先來了解足底筋膜的功能吧。

日常生活中,腳掌承受來自全身的重量、給予人體良好的支撐,腳掌由許多骨頭組成,這些骨頭為何如此牢固?答案是包覆在外層的肌腱與韌帶,以及位於腳底的足底筋膜。

 足底筋膜是一層網狀的結締組織,範圍自腳跟延伸至五根腳趾,除了支撐的功能外,也能在運動時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然而,這些任務須仰賴肌肉、肌腱、韌帶共同完成。

 每一天,足底筋膜會因人體運動產生微小撕裂傷,但血液中的養分可適時修補傷口,維持足底筋膜健康。

 若因年老退化、運動過度等原因,使肌肉、肌腱與韌帶不堪負荷,足底筋膜就必須承受多餘的衝擊力,甚至使足底筋膜纖維化,血液不易進入,久了便會出現足底筋膜炎症狀。

 至於痛點為何多在腳跟?原因是人體約60%的重量落在腳跟,這也是足底筋膜最容易受損的地方。

▍ 骨刺會造成足底筋膜炎?不一定,雖然坊間流傳骨刺會引起疼痛,事實上,骨刺是種骨質增生現象,當某部位較常運動或受力時,該部位的骨頭就會增厚,從X光照片看來,就有如骨頭長出別的物體,只要骨刺沒有壓迫到神經,就不會有不適症狀。

 大部分沒有足底筋膜炎的人也會有腳底骨刺,因此骨刺與足底筋膜炎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足底筋膜炎症狀腳跟疼痛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臨床上,疼痛狀況可細分為以下幾類: ●   腳跟處按壓後產生疼痛 ●   早上起床腳著地,腳跟出現刺痛,走路後可緩解痛感 ●   久站、行走過久後,出現腳跟疼痛 ●   腳掌大拇指向後扳時,腳跟產生疼痛 ▍ 足底筋膜炎危險因子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是足底筋膜磨損過度。

因此,任何會加重這種情況的因素,都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子:1.退化因素 當年紀越大,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逐漸退化,就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荷,因此足底筋膜炎常好發於40歲之後。

 並非只有長輩才有足底筋膜炎困擾,其實足底筋膜炎也會出現在足部使用過度的年輕人身上(例如運動員),若是訓練方式不當,或沒有適當的防護,肌肉、肌腱與韌帶也可能在運動過程中逐漸耗損、退化,出現足底筋膜炎症狀。

2.足部過度承重 當足部承受過多重量,就會提升發病風險,因此,菜籃族、搬家工人等長期須拿重物者,有較高機率罹患足底筋膜炎。

 另外,肥胖者的足部也會承受過多重量,而肥胖常伴隨運動不足,當腳部肌力不足,便會增加足底筋膜負擔,出現足底筋膜炎。

3.穿著不合腳的鞋子 鞋子可為腳部提供支撐力,然而,若是長期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例如五公分以上高跟鞋,或穿平底鞋運動),就可能增加足部負擔,久了便可能產生足底筋膜炎症狀。

4.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於不平坦路面 這兩種狀況也會增加足部負擔。

以長期站立來說,教師、軍人、百貨公司專櫃人員、美髮業者等職業,由於工作過程須長時間站立,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機率也較高。

 至於不平坦的路面,典型案例為公園的健康步道,有些人以為「越踩越痛」就可達到保健功效,事實上,健康步道有使用時間限制,行走前須留意相關指示,若是使用過度,可能會使足底筋膜過度磨損,反而引起足底筋膜炎。

5.先天結構異常 若有扁平足(pesplanus)、空凹足(pescavus)、腳掌內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