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出血不一定是流產!檢查2步驟&4大常見原因 | 懷孕初期出血腹痛

出血呈現鮮紅色合併腹痛.應儘速就醫.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廷表示,「如果孕婦觀察過自己的經血,可以發現流出 ...孕產百科孕期須知懷孕初期出血不一定是流產!檢查2步驟&4大常見原因2020/08/18子宮外孕懷孕初期子宮頸糜爛陰道出血子宮頸瘜肉孕期須知〈2020.08.18更新〉在懷孕初期只要出現任何出血的現象,相信任何人都會感到緊張,深怕可能失去肚子裡的小生命。

在懷孕初期,有哪些因素會導致出血?該怎麼判斷出血情況是否危急?懷孕初期一旦碰到出血的情形,都是一種警訊,千萬不能疏忽,建議孕婦要就醫找出出血原因。

每位孕婦的身體狀況不同,而引發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種,孕媽咪可以先觀察出血的型態,留意流血的快慢、出血量及血液的顏色,以及是否會疼痛,這麼一來,會更有利於醫師鑑別診斷。

出血呈現鮮紅色合併腹痛.應儘速就醫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廷表示,「如果孕婦觀察過自己的經血,可以發現流出的血呈現鮮紅色或暗紅色,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咖啡色,再放久一點就會變成黑色,因為血液裡含鐵,鐵在氧化的過程中,就會使血色產生變化。

」陳彥廷醫師指出,若孕婦發現血色是咖啡色、黑色,代表這並不是持續性地出血,通常是殘留在體內的血沒有及時排出,若孕婦用衛生紙擦拭,發現有微量的粉紅色出血,通常是少量出血伴隨陰道分泌物流出的型態,也是屬於緩慢性出血的一種,通常不需要太擔心。

然而,如果血呈現鮮紅色,通常代表體內正在流血,情況較危急,當合併有劇烈腹痛的跡象,可能是流產或子宮外孕的跡象,必須立即就醫。

(推薦文章:孕期出血好嚇人?不同階段不同可能.找出原因最重要)2項檢查確認狀況為了了解出血狀況,通常會進行以下兩項檢查:超音波檢查:確保胎兒健康陳彥廷醫師說,女性確認有懷孕之後,醫師會做超音波檢查,確認胚胎大小是否跟懷孕週數相符,胚胎形狀是否異常、有心跳,以及是否落在正確的位置等,以判定是否為子宮外孕。

陳彥廷醫師說,如果孕媽咪看到子宮頸口沒有打開,胚胎位置還在子宮內膜較上方的位置,超音波上也沒看到明顯的大血塊,孕媽咪多半可以放心。

內診檢查:確認出血處、子宮頸是否病變陳彥廷醫師指出,「如果照超音波就看得到子宮頸,不一定要進行內診。

若孕媽咪較害怕或排斥做內診,醫師會以最常見的著床性出血進行治療,開立黃體素藥物,孕媽咪只要多多休息即可,如果還有一直出血的症狀,再進行內診檢查。

」進行私密處的檢查,能夠確認出血的位置及出血量。

陰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包括陰道、子宮頸發炎,若孕婦在遭受細菌感染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會陰部可能還會有些裂傷。

另外,有時候出血位置不一定來自陰道,可能是因為痔瘡、泌尿道感染而出血,透過內診檢查,就能夠具體掌握出血原因。

懷孕初期出血常見4原因雖然孕期出血是很常見的現象,不過在懷孕初期,當胚胎還不穩定,孕婦不免會擔心:「該不會是流產了吧?」其實,有很多原因都可能引發出血,不一定都是流產的徵兆!胚胎著床不穩定陳彥廷醫師指出,懷孕初期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胚胎著床不穩定,也稱為「脅迫性流產」。

胚胎從輸卵管慢慢移到子宮腔,嵌入子宮內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和子宮接合得很密集,有時候會出現些微出血的現象。

症狀:通常流血會經過一些間隔時間,通常伴隨疼痛,可能會有像月經一樣有肚子悶痛的情形,血量可多可少。

治療:孕媽咪可以透過多多休息、補充黃體素加以改善症狀。

黃體素可以讓子宮內膜較穩定,而且能讓子宮平滑肌較放鬆,讓流產的風險降低。

子宮頸糜爛若陰道反覆遭受感染,可能進而讓子宮頸發炎,造成「子宮頸糜爛」。

很多孕婦一聽到「糜爛」一詞會感到很恐慌,但其實子宮頸糜爛也就是子宮頸外翻,當陰道察覺有細菌,子宮頸的腺體會聚集保護子宮頸,避免陰道遭受細菌入侵,而這個現象會使子宮頸的內口呈現類似外翻的情形,使子宮頸容易受到碰撞、摩擦而出血。

陳彥廷醫師指出,在性行為過後,特別容易產生感染,孕婦可能未察覺自己的陰道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生性行為幾次後不斷刺激到發炎部位,發炎處就容易流血。

症狀:少量出血,會陰部感到不舒服,分泌物量增加,陰道出現黃綠色分泌物、有異味,但不一定會造成疼痛。

治療:使用塞劑、口服藥、或塗抹藥膏加以治療,防止子宮頸持續發炎而造成出血。

子宮頸息肉陳彥廷醫師指出,女性有時會在子宮頸外口長出息肉,子宮頸息肉屬於良性的腫瘤,息肉比較小時多半沒有症狀,但息肉比較大時,可能就會引發陰道出血,由於息肉的表皮組織比較脆弱,經過碰撞、摩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