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上身感覺快死了@ 陳俊峰醫師的部落格:: 隨意窩Xuite日誌 | 脫離現實感

失去現實感、感覺@ 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穴位注射,5D-MRA,3D-MRA ... 下來;而隨著注射次數的累積,身心也慢慢走上正常軌道,病人便能逐步脫離情緒的風暴, ...陳俊峰醫師的部落格歡迎光臨陳俊峰醫師的部落格,陳醫師專精於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穴位注射以及應用5D-MRA於許多疑難雜症的診斷及治療。

陳俊峰診所:地址:台中市烏日區仁德街130號電話:04-23382079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810091222恐慌症上身感覺快死了?它治得了你 恐慌症,是在一段特定時間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症狀中四項以上: 1.心跳加速或心悸 2.出汗 3.發抖或顫慄 4.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感 5.梗塞感似會嗆到 6.胸痛不適 7.噁心或腹部不適反胃 8.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 9.感覺異常,麻木或刺痛的感覺 10.冷顫或臉潮紅 11.頭痛、不穩感、頭昏沉、或快暈倒的感覺 12.失去現實感、感覺事物不真實,失去自我感、感覺與自己疏離 在「恐慌症」的患者中,大都有下述的特質: 1.神經敏感2.凡事要求完美3.為人固執4.好勝心強5.性情急躁6.容易有預期性焦慮  恐慌的終身盛行率,在一般人口約為1.5-4%,好發於二十餘歲晚期,病因則有多項說法。

 生理上認為可能跟家族性的遺傳有關係,恐慌發作可能是跟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調有關,跟種族可能也有部分相關,女性是男性的兩倍。

心理上,高壓的生活可能亦較易引起恐慌發作,另一個例子是在最近失去或跟最親近的人分離。

一般來講,生、心理一同影響而引發恐慌發作,是較為被接受之說法,治療方式便是從身體、心理全方面著手。

   恐慌症患者,常在四處求醫檢查,卻屢被告知無病狀況下,瀕臨崩潰邊緣,處境堪憐。

患者常合併二尖瓣脫垂,此病本身無症狀,對身體影響亦小,只須定期追蹤,或產生其他症狀時,再詢問醫師專業意見,與恐慌正亦無直接病因上之關聯,毋須過慮。

  目前恐慌症之治療以結合藥物、認知及行為治療為佳,藥物在某些狀況也有些助益,治療以新一代抗憂鬱劑,調節體內神經傳導物質為主;另外,會輔以抗焦慮劑,處理極度焦慮或恐慌時之不適症狀。

但首先是對此病之正確認知:大多數的患者再身體有輕微不適或部分似恐慌症狀時總是擔心恐慌症會"大發作"使人失去控制,改變思考的方向可以幫助患者採用正面的思考模式來看待恐慌症,並了解身體症狀與焦慮情緒是有關聯,但可分開處理的。

行為療法中之肌肉放鬆的技巧,對於"漂移性"與'預期性'的焦慮應該是有所幫助,這技巧包括呼吸訓練及正面的想像,可詢問你的醫生,或參考健康世界出版社所出之"精神官能症之行為療法"一書。

克服恐慌及焦慮症發作的一些方法:當你經驗到一些焦慮或恐慌快發作之時,會有愈來愈強的預期上的焦慮,特別是連結到過去不愉快或恐怖的經驗時,身體會產生一些生理上的反應,像是頭痛、心悸、手心冒汗等等,這時候試著轉移你的思考方法朝向較真實、合理且正向的態度,例如告訴自己這只是生理的過度反應,會過去的,不去抗拒這些反應。

當感覺恐慌上升,稍等一下,不要馬上回到自認為安全的地方。

試著體會這份起起伏伏的恐懼,想像它向波浪一樣,想像恐慌逐漸減少而消失,在平時練習即往好的方向想,將注意力集中在讓自己覺得舒適的風景圖片上,或是想像置身其中的感覺,直到真的放鬆。

此時可練習深呼吸或肌肉放鬆法,在肌肉放鬆訓練中,主要是在於體會緊張和放鬆後兩種不同感覺,並且去掌握要領,抓住放鬆時的內在感覺。

恐慌症患者一半以上出現重度憂鬱的症狀,亦常見不適切的利用酒精或藥物,來讓自己放鬆,若有此種情況,一定要與你的精神科醫師討論,尋求專業協助,不要諱疾就醫。

 治療恐慌症的新方法: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 恐慌症的患者,臨床上可以見到這些病人除了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之外還常有強烈的不安與焦慮,不斷抱怨全身各種病痛,每次在診間叨叨絮絮,沒完沒了,醫生只好開給他鎮靜安眠藥。

剛開始效果非常好,病人嘖嘖稱讚,卻不知這類鎮定劑只要連續使用超過兩星期,就會上癮。

如果一下子停藥,病人會出現非常痛苦的戒斷症狀。

所以我對這一類用藥總是戒慎恐懼,儘可能避免。

「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完全沒有用藥依賴或上癮的疑慮,因為它並不是抑制或麻痹腦部的某些活動,而是去平衡失調,讓亢進的紓緩下來,而讓失去動力的重新活躍起來。

這一機制,主要是發生在腦部的下視丘。

○   觸發腦部自我調節功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