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患者逾3成不到50歲! | 乳癌擴散速度
零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9%;一期為90%;二期擴散到淋巴存活率降 ... 快走的速度大約是一秒走兩步,建議女性朋友們晚餐後與其追劇、滑 ...健康刊物肝病資訊第52期出刊日:2020-04-15返回上一層乳癌患者逾3成不到50歲!遠離危險因子減少乳癌年輕化威脅台灣乳癌患者不僅持續增加、也在年輕化。
統計顯示乳癌患者中,50歲以下占了34%,若只看40歲以下者,則有近1成。
這除了提醒我們定期篩檢乳癌的重要性外,對於可能導致乳癌的危險因子,也要積極防範。
諮詢╱程劭儀(臺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副教授)撰稿╱黃筱珮因為母親是乳癌患者,林小姐從20歲起就決定每年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27歲那年檢查發現一處疑似乳房囊腫病灶,由於囊腫內有不規則的組織,看起來像「紅心粉圓」,醫師建議切片確認,結果確診為第一期乳癌。
想到自己還未婚未育,林小姐不禁難過落淚,但醫師安慰她,幸好發現得早、癌細胞未擴散,治癒率很高。
林小姐乖乖接受完整療程後,預後良好,現在已經是兩個小孩的媽媽了!乳癌一直是台灣婦女健康的重大威脅,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女性乳癌患者有12,672人,罹患人數呈現逐年攀升趨勢;而2018年乳癌死亡人數達2,418人。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乳癌患者不僅持續增加、也在年輕化。
歐美國家的乳癌多發生在55歲以後,但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卻有超過3成是在50歲以下(34.51%)。
若以「年輕型乳癌(40歲以前罹病者)」的比例來看,也占了1成左右(8.25%),更不乏2、30歲就確診乳癌的患者。
整體而言,台灣的乳癌患者平均罹病年齡較歐美提早了10年左右。
像是以《葉子》一曲走紅樂壇的歌手阿桑、以《走味的咖啡》走紅的台語歌手林晏如,都是40歲前罹患乳癌不幸病逝,讓粉絲難過不已。
其實乳癌的治療武器相當多,整體存活率高,不過預後跟期別有關,愈晚發現、預後愈差。
零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9%;一期為90%;二期擴散到淋巴存活率降為70%以上;三期50%;四期就更低,約15%。
年輕型乳癌的惡性度較高、預後較差不過,相較於年長者乳癌,年輕型乳癌往往預後較差,主要是因為年輕女性還不到國健署建議篩檢的年齡,因此也缺乏定期接受乳房檢查的習慣,當發現時多半已是「摸到明顯腫塊」、或是擴散至淋巴,屬於第二期以上的中晚期乳癌,治療上變得較棘手。
另外,臨床上發現,年輕型乳癌的癌細胞較活躍、且惡性度往往較高,其中不少是「三陰性乳癌」,也是造成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的原因之一。
乳癌標靶治療「個人化」醫界目前對於乳癌治療的判斷,除了根據病理報告確定腫瘤期數及淋巴是否轉移外,也會依照乳癌組織免疫學、檢測荷爾蒙受體及基因表現的分析,區別出不同的亞型,量身打造出最合適個人的治療方式。
若是癌細胞雌激素受體(ER)或黃體素受體(PR)陽性,稱荷爾蒙受體陽性,這類病患能接受荷爾蒙治療,療效相對不錯;若是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有明顯的過度表現,稱HER2陽性,抗HER2標靶藥物對這類病患有幫助。
當ER、PR、及HER2皆呈現陰性者,就稱為「三陰性乳癌」,約有15~20%的乳癌患者屬於此類。
相對於前兩者,三陰性乳癌的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幾乎僅能以化療為主。
此外,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度的基因變異性,患者化療後常面臨預後不佳、復發機率高、腫瘤容易轉移到腦部與死亡率偏高等問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
目前醫界嘗試以免疫療法治療三陰性乳癌,希望能突破限制,為病患找到更多生機。
年輕乳癌患者常考量生育及外觀問題 延誤治療年輕型乳癌患者在確診後,除了要對抗癌細胞,還有許多心理層面的調適問題,有些患者考慮到自己未婚,擔心手術切除乳房影響日後幸福;有些患者則怕日後無法生育,遲遲不肯接受治療,造成病情延誤的情況不在少數。
曾經有位30多歲的女性,很幸運在早期發現乳癌,卻因為未婚,無法接受乳房割除,拒絕醫療,她不顧家人朋友勸告,堅持要採用「自然療法」,做瑜珈、吃有機食物等。
遺憾的是,患者最終仍敵不過癌症侵襲,2年後撒手人寰。
若她能好好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大於9成以上。
先凍卵再治療日後仍有機會受孕乳癌患者生育力受到傷害,主要是部分化學治療的藥物會抑制卵巢功能、影響生育,而且癌症治療也需要一定的治療和觀察的時間,所以許多乳癌婦女患者往往在完成輔助治療後,錯過了合適的受孕時機。
<
統計顯示乳癌患者中,50歲以下占了34%,若只看40歲以下者,則有近1成。
這除了提醒我們定期篩檢乳癌的重要性外,對於可能導致乳癌的危險因子,也要積極防範。
諮詢╱程劭儀(臺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副教授)撰稿╱黃筱珮因為母親是乳癌患者,林小姐從20歲起就決定每年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27歲那年檢查發現一處疑似乳房囊腫病灶,由於囊腫內有不規則的組織,看起來像「紅心粉圓」,醫師建議切片確認,結果確診為第一期乳癌。
想到自己還未婚未育,林小姐不禁難過落淚,但醫師安慰她,幸好發現得早、癌細胞未擴散,治癒率很高。
林小姐乖乖接受完整療程後,預後良好,現在已經是兩個小孩的媽媽了!乳癌一直是台灣婦女健康的重大威脅,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女性乳癌患者有12,672人,罹患人數呈現逐年攀升趨勢;而2018年乳癌死亡人數達2,418人。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乳癌患者不僅持續增加、也在年輕化。
歐美國家的乳癌多發生在55歲以後,但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卻有超過3成是在50歲以下(34.51%)。
若以「年輕型乳癌(40歲以前罹病者)」的比例來看,也占了1成左右(8.25%),更不乏2、30歲就確診乳癌的患者。
整體而言,台灣的乳癌患者平均罹病年齡較歐美提早了10年左右。
像是以《葉子》一曲走紅樂壇的歌手阿桑、以《走味的咖啡》走紅的台語歌手林晏如,都是40歲前罹患乳癌不幸病逝,讓粉絲難過不已。
其實乳癌的治療武器相當多,整體存活率高,不過預後跟期別有關,愈晚發現、預後愈差。
零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9%;一期為90%;二期擴散到淋巴存活率降為70%以上;三期50%;四期就更低,約15%。
年輕型乳癌的惡性度較高、預後較差不過,相較於年長者乳癌,年輕型乳癌往往預後較差,主要是因為年輕女性還不到國健署建議篩檢的年齡,因此也缺乏定期接受乳房檢查的習慣,當發現時多半已是「摸到明顯腫塊」、或是擴散至淋巴,屬於第二期以上的中晚期乳癌,治療上變得較棘手。
另外,臨床上發現,年輕型乳癌的癌細胞較活躍、且惡性度往往較高,其中不少是「三陰性乳癌」,也是造成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的原因之一。
乳癌標靶治療「個人化」醫界目前對於乳癌治療的判斷,除了根據病理報告確定腫瘤期數及淋巴是否轉移外,也會依照乳癌組織免疫學、檢測荷爾蒙受體及基因表現的分析,區別出不同的亞型,量身打造出最合適個人的治療方式。
若是癌細胞雌激素受體(ER)或黃體素受體(PR)陽性,稱荷爾蒙受體陽性,這類病患能接受荷爾蒙治療,療效相對不錯;若是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有明顯的過度表現,稱HER2陽性,抗HER2標靶藥物對這類病患有幫助。
當ER、PR、及HER2皆呈現陰性者,就稱為「三陰性乳癌」,約有15~20%的乳癌患者屬於此類。
相對於前兩者,三陰性乳癌的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幾乎僅能以化療為主。
此外,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度的基因變異性,患者化療後常面臨預後不佳、復發機率高、腫瘤容易轉移到腦部與死亡率偏高等問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
目前醫界嘗試以免疫療法治療三陰性乳癌,希望能突破限制,為病患找到更多生機。
年輕乳癌患者常考量生育及外觀問題 延誤治療年輕型乳癌患者在確診後,除了要對抗癌細胞,還有許多心理層面的調適問題,有些患者考慮到自己未婚,擔心手術切除乳房影響日後幸福;有些患者則怕日後無法生育,遲遲不肯接受治療,造成病情延誤的情況不在少數。
曾經有位30多歲的女性,很幸運在早期發現乳癌,卻因為未婚,無法接受乳房割除,拒絕醫療,她不顧家人朋友勸告,堅持要採用「自然療法」,做瑜珈、吃有機食物等。
遺憾的是,患者最終仍敵不過癌症侵襲,2年後撒手人寰。
若她能好好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大於9成以上。
先凍卵再治療日後仍有機會受孕乳癌患者生育力受到傷害,主要是部分化學治療的藥物會抑制卵巢功能、影響生育,而且癌症治療也需要一定的治療和觀察的時間,所以許多乳癌婦女患者往往在完成輔助治療後,錯過了合適的受孕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