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生生不息,該切除還是不管它? | 粉瘤

粉瘤是一種位於皮膚真皮層或皮下脂肪層的囊腫,因為成因不明,據猜測可能是在皮膚受傷後,皮膚表皮形成的老廢角質代謝物掉進囊袋中,隨著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醫療迷思破解粉瘤生生不息,該切除還是不管它?收藏圖片來源/陳德信瀏覽數495,3802013/10/01·作者/趙敏·出處/康健雜誌第179期放大字體臉上、身上突然冒出比一般青春痘稍大的突起,放著不管竟愈變愈大,我該如何處理?陳小姐臀部內側出現一小塊突起,剛開始不痛不癢,可以擠出白色的分泌物,後來卻愈變愈大顆,影響到坐姿與日常活動,經醫師診斷後發現是粉瘤。

粉瘤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表皮囊腫」或「表皮樣囊腫」,好發於成人,罕見於孩童,全身部位都有可能長,常見的位置包含臉部、耳垂、耳後、背上或陰部。

有些人以為是濕熱、骯髒等原因引起,但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劉漢南說,目前坊間流傳的原因只能當成是合理的假說,粉瘤真正的形成原因不明,且一年四季都有接獲病例,並不僅限於夏季。

皮膚科診所院長李士虹指出,粉瘤可能是因為外傷造成,如經常摩擦或穿耳洞,不過也有例外。

「有些人可能沒有印象說他有任何外傷的病史,可是他就會長,」像是臨床上常見男性的陰囊冒出多顆小粉瘤,醫學上找不出特別的原因,「我們會認為那是他的體質的關係,」李士虹說。

粉瘤是一種位於皮膚真皮層或皮下脂肪層的囊腫,因為成因不明,據猜測可能是在皮膚受傷後,皮膚表皮形成的老廢角質代謝物掉進囊袋中,隨著時間愈積愈多,膨脹成球狀,造成皮膚突起。

如何從外觀上判別粉瘤?廣告最初形成的粉瘤外觀很像小粉刺,稱為粟粒腫,像是在眼皮周圍經常可以看見小小的白點,一般是因為揉眼睛時造成外傷,把表皮揉到真皮裡面去所造成。

粉瘤與青春痘的不同在於粉瘤不會自行消腫,大部份的粉瘤都會有一個深色開口,從開口可以擠出酸酸臭臭的白色牙膏狀分泌物,即皮膚表皮層形成的角質。

另一種封閉式的粉瘤,找不到開口也擠不出東西來,李士虹認為,可能是因為粉瘤長的位置太深,或是長在臀部脂肪比較豐厚的地方,患者無從自行擠壓,若強行擠壓可能會引起發炎。

初期的粉瘤無特別顏色,但久了可能就變得灰灰的,這是因為氧化的結果,皮膚表皮的角質接觸到空氣,混合其他髒東西,使開口處呈灰藍色。

另外,紫外線能促進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也會使角質顏色變深。

(圖片來源:康健資料)粉瘤是良性囊腫,不嚴重就不必切除究竟該如何判斷是囊腫還是腫瘤?曾有一名50多歲的男子腹部長了一個大腫塊,診所醫師認為是粉瘤,病患也就不太在意,沒想到後來腫塊愈長愈大,到大醫院診斷時已是第四期胃癌。

廣告劉漢南說,絕大部份的粉瘤都是良性的,只有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才會轉變成皮膚癌。

而癌症惡性腫瘤比粉瘤硬許多,有經驗的醫師一摸就可以分辨,民眾不用過於擔心,「重點是如果變大、形狀不對勁的時候早點求診,絕大部份是沒問題。

」李士虹建議,可以從單一或多發性的腫瘤來判斷是否為癌細胞轉移,通常轉移的癌細胞是多發性的,也少以囊腫的形式表現,會被誤診的機率其實非常低;若發現是惡性腫瘤,醫師會建議病患轉診或做切片檢查。

至於是否應切除粉瘤,其實見仁見智,電視節目製作人沈玉琳臉上的粉瘤就跟隨他將近10年才被切除,總統馬英九則是一發現後火速切除。

「良性的囊腫你願意跟它共存是可以的,」李士虹說,只要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也不影響到生活品質,選擇不切除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假如不是很嚴重的粉瘤,可以先請醫師扎針擠出分泌物,讓粉瘤變小顆再觀察之後有無動手術切除的必要。

倘若真的很在意外觀,或是粉瘤生成的地方已嚴重影響到肢體活動,患者就可考慮動手術切除。

發炎時應先治療,消腫後再進行切除劉漢南說,醫師最怕病人在粉瘤發炎的時候才來求診,當粉瘤膨脹到一定的程度,無法再繼續脹大時,就會自行破掉或受外力破掉,導致發炎,「就像氣球,你放到水裡面我們一下就拿起來;如果氣球破成幾十片,你就要一個一個撈。

」廣告發炎的粉瘤外觀紅腫,有時甚至會產生刺痛感、流出膿血。

劉漢南也不建議患者把粉瘤當成青春痘用手擠壓,雖然有些人認為擠壓出分泌物後能稍微消腫,但粉瘤的囊壁仍留在真皮層,無法完全清除乾淨,當手上伴隨細菌擠壓時也可能導致復發。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