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中醫治療 | 三叉神經痛針灸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中醫治療--方建喨醫師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嚴格限制於三叉神經一支或多支的反復發作疼痛,好發於4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約50~60歲,女性比率約為男性二倍,每年發生率約十萬分之四左右,疼痛可自發産生,也可由洗臉、刮臉、抽煙、說話、呵欠、吹風、刷牙等觸發某一“扳機點”,如口角、舌側緣、牙齒、牙槽骨等而引起發作,發作典型症狀爲突然的陣發性劇烈疼痛,有如電擊、刀割、鑽刺、燒灼、撕裂等各類感覺;西醫病理以神經壓迫理論較多被提及;在中醫診斷上屬於”面痛”範圍,以邪實居多,或是本虛標實,誘發之因多係受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令清氣受阻,或因火熱灼傷清氣,造成清氣無法上達頭目,內因則主要與肝、膽、脾、胃有關,或因肝膽溼熱,或肝氣不舒,化火造成火熱上攻;或因肝陰不足造成虛火上擾;或因過食辛熱之物,造成胃火燻蒸,循經上攻頭面。

經絡上則多以手足三陽經為治療方向。

  中醫對三叉神經痛證型大體分為1.風寒外侵:治宜疏風散寒止痛;2.痰火上攻:治宜化痰清熱、袪風止痛3.陰虛陽亢:治宜滋陰潛陽、熄風止痛4.肝膽風火、陽明胃熱:治宜袪風平肝、清陽明熱5.氣滯血瘀:治宜理氣活血、袪風通絡;就經絡學說穴位討論,聽宮為手足少陽與手太陽小腸經交會穴,局部有面神經及三叉神經第三支的耳顳神經;下關為足少陽與足陽明胃經,位於三叉神經總幹分支處,為治療第二支、第三支神經疼痛之關鍵穴位;四白為足陽明胃經穴位,可治療第二支神經疼痛;攢竹為足太陽膀胱經穴位,可治療第一支神經疼痛;合谷為手陽明經原穴,總穴言”面口合谷收”,若配合足厥陰經原穴太衝穴,則合稱四關穴,可以疏通氣機,調和氣血,故為治三叉神經痛重要配穴。

   此外,在臨床上三叉神經痛需要與帶狀泡疹、牙齒疾病、顳顎關節疾病、眼球疾病、顳部動脈炎和顱內腫瘤等顏面疼痛症狀作鑑別診斷。

若三叉神經痛若是雙側皆有症狀則需注意是否可能還有牽涉到更高層次的中樞神經問題,而不僅只是三叉神經的問題。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方建喨醫師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會有身體的固定部位出現疼痛情況,疼痛的部位有時可以觸摸到成條索狀肌肉,疼痛的感覺可以是酸痛、脹痛或刺痛,如果你有類似的問題,可能您已經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患者了。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臨床上的典型症狀是在疼痛的小範圍內有一特殊”壓痛點”,這壓痛點的正式名稱為”激痛點”或”板機點”(triggerpoint),有時在這板機點按壓或推揉會有酸脹感,疼痛狀況會有緩解的現象;若是對板機點按壓會有痠、麻、痛等感覺轉移到附近其它部位,正式名成稱做轉移痛。

這種疾病往往會因為疼痛而對局部範圍的肌肉活動產生影響,一部分甚至影響關節活動角度,進而造成生活品質及工作情緒的困擾。

臨床上較易產生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部位為:                                                  1.上背部:通常發生在肩胛骨上緣處,向下傳導到肩胛骨內側緣一帶,即是俗稱的”膏肓痛”,若向上傳導則會沿著項背到頭頂,或是雙顳葉處,造成眼外眥太陽穴附近疼痛,若是發生於肩胛骨外側緣一帶,其轉移痛會跑到同側上臂。

2.腰部及臀部:疼痛甚至會轉移到下肢,引起行走困難,而被誤會成坐骨神經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在中醫上應是屬於內因勞損、外因風、寒、濕邪所產生的”痺證”範圍,在中醫治療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針灸及推拿按摩,均可快速的緩解症狀。

在中醫經絡理論中,有被稱為”阿是穴”或”天應穴”的穴位,其命名緣由即是因為醫師按壓到此部位時,病人往往會因疼痛而發出「阿!阿!是!是!」的叫聲而命名,在臨床上,板機點的位置往往就是阿是穴或在阿是穴附近,此時以針灸或推拿方式刺激板機點,可以破壞疼痛處惡性循環的病理結構,而達治療目的;此外,以鈍物或拇指按壓板機點、或是被動伸展患處肌肉,避免肌肉持續收縮、患處局部熱敷,也可以達到類似效果。

而藉由充足睡眠、運動或伸展操,尤其是患部肌肉的被動伸張,是緩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重覆發作方法。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症狀雖然可以經由治療改善或治癒,但因本病發生原因往往與患者的生活環境、工作狀態或心理因素有關,因此復發機率高,最根本解決方式是要找出誘發的原因加以改善,才能徹底擺脫本病所帶來的困擾。

中醫對於中風的看法--方建喨醫師中醫對於臨床出現猝然昏仆、不醒人事,或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為主要特徵,或並無昏仆,但見半身癱瘓這類疾病稱之為中風,古籍《外台秘要。

卒中風方》中說:”卒中風欲死,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僵不能語”,此病與西醫學的腦出血、腦栓塞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