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菌肺炎 | 肺炎披衣菌症狀

披衣菌基本介紹披衣菌其大小是介於一般細菌和病毒之間的病原體,其傳染性披衣菌粒子是一種球形原質小體,直徑約0.3μm至0.4μm,目前披衣菌區分為三種,即砂眼披 ...主治項目醫師介紹門診時間聯絡我們衛教百科診所BLOGMenu主治項目醫師介紹門診時間聯絡我們衛教百科診所BLOG披衣菌肺炎披衣菌基本介紹披衣菌其大小是介於一般細菌和病毒之間的病原體,其傳染性披衣菌粒子是一種球形原質小體,直徑約0.3μm至0.4μm,目前披衣菌區分為三種,即砂眼披衣菌(Chlamydiatrachomatis)ˋ鸚鵡披衣菌(Chlamydiapsittaci)ˋ肺炎披衣菌(Chlamydiapneumoniae)等三種,披衣菌首次乃於西元1965年,於臺灣孩童砂眼疫苗研究之結膜檢體中分離出來。

此外,於西元1968年,也曾於依朗孩童結膜拭子中分離出來,且後來證實為肺炎披衣菌(雖然肺炎披衣菌臨床上並不會造成眼部疾病)。

上述二個檢體均是用雞蛋的卵黃囊培養出來的。

一直到西元1971年,細胞培養技術才有了進步。

此時,臺灣-183(TW-183)被培養出來,特徵是宿主細胞中會形成圓而緊實的包含體。

因其具有被碘染色的特性,後來證實為鸚鵡披衣菌(砂眼披衣菌不會被碘染色)。

於西元1977年時,於北芬蘭有個研究,內容是針對輕微肺炎病人抽取血清,並測取抗TW-183之抗體,顯示TW-183是造成疾病之原因。

而肺炎披衣菌會造成人類致病的證實,主要於西元1983年建立,此時於西雅圖罹有咽喉炎大學生之喉嚨檢體中培養出來,稱為AR-39。

肺炎披衣菌的名字(strainname)TWAR:Taiwanacuterespiratoryagent(TW+AR)乃是因上述結膜及呼吸道培養而來。

從此,科學家嘗試以各種不同方法,例如細胞培養,分子生物法,血清學方法都證實了肺炎披衣菌對於呼吸道感染方面之重要性。

西元1989年,DNA序列分析法及電子顯微鏡再度證實肺炎披衣菌和其他披衣菌的不同。

肺炎披衣菌是造成社區性及院內感染肺炎之重要病原菌。

根據統計,於成人社區性肺炎佔了7-10%,也因此造成美國每年有36700-49700人因此病而住院。

其中最易罹病之年齡為65-79歲之老年人。

然而,在18-34歲這個年齡層也不少見,僅次於肺炎雙球菌及黴漿菌肺炎。

不過肺炎披衣菌不像肺炎雙球菌主要在冬季流行,它的季節分佈較不明顯。

在嬰幼兒時期,肺炎披衣菌感染較不常見,於較大小孩才比較常見。

曾有統計,於學齡兒童肺炎中,28%屬於肺炎披衣菌感染。

在罹患中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中,也曾有肺炎披衣菌合併其他病原菌(例如肺炎雙球菌及A型感冒病毒)共同感染之報告,並不少見。

Prev前一篇披衣菌下一篇披衣菌感染症狀Next地址: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68號電話:(02)2308-6967龍田診所LungtineClinic版權所有2017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