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 | 大腸癌腹痛位置

另有案例是55歲男性,接受切除右腎臟癌手術後的10年來,有長期輕度貧血,持續3個月出現右上腹痛且體重減輕達6公斤,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焦點新聞國光與韓國合作黃斑部病變新藥進軍生物相似藥生產寒流來襲暖暖包秒殺DIY紅豆暖暖包微波加熱環保實用【武漢肺炎】台灣確診:932(含9例死亡)/全球確診:106,475,363/死亡:2,325,382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全台凍起來慎防主動脈剝離尤以這類型死亡風險最高剖腹產腹腔沾黏風險高術中選對輔助醫材可提早預防首頁癌症新知腸癌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2019-11-1100:00:002396陳盈臻報導printA-A+▲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已是第2期或更嚴重。

(圖/ingimage)【NOW健康陳盈臻/台北報導】有1名65歲女性,有大腸癌家族史,5年前大腸鏡檢查顯示正常、半年前糞便潛血檢查呈陰性,但2個月前發現有貧血問題,以為是缺鐵性貧血而接受治療,直到最近2周右下腹劇痛,治療後也未見改善,經電腦斷層、大腸鏡檢查才發現,是位於盲腸的大腸癌第3期,須接受手術及化療。

 另有案例是55歲男性,接受切除右腎臟癌手術後的10年來,有長期輕度貧血,持續3個月出現右上腹痛且體重減輕達6公斤,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逆流性食道炎,但因治療未獲改善而至本院求診,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大腸有腫瘤,經大腸鏡確認為位於右橫結腸的大腸癌第3期,目前接受手術及化療。

 第3個案例是76歲男性,3年前曾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瘜肉並已切除,近期因左上腹痛,且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大腸鏡檢查發現是位於脾彎部的大腸癌第2期。

 最後則是78歲女性,長期以便秘藥物治療有20年,因左下腹痛、排便顏色呈現灰白色,且便中帶血而就醫,大腸鏡檢查發現位於乙狀結腸的腫瘤,切片確認為惡性,已安排接受手術治療。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上述4個案例均受不明腹痛持續一段時間,且每次疼痛位置都相同,其中2案例還合併有長期貧血,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罹癌。

 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已是第2期或更嚴重,常見的症狀有:不明原因腹痛超過1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等。

 邱展賢解釋,高風險族群多為一等親或本人有大腸癌或瘜肉、有家族性瘜肉史,曾罹患慢性大腸炎、肥胖、平時活動量低、喜愛食用紅肉、脂肪,有吸菸、喝酒等習慣,隨著年齡增加,風險也上升。

 最後邱展賢提醒,腹痛是個不明顯且容易被忽略的症狀,當疼痛位置固定,持續超過1個月時,應謹慎留意。

出現大腸癌相關症狀時,應就診並配合醫師建議進行檢查。

倘為高風險族群或年過40歲,最好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大腸癌腹痛家族史胃腸肝膽科邱展賢分享此文:分享延伸閱讀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2021-02-0509:30:00健康養生/生活保健1287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大腸癌許多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紅肉、加工食品、低纖維飲食和肥胖等,把握以下4要素,遠離大腸癌年菜太澎湃長輩難消受春節期間急診就醫腸胃炎排第12021-01-2814:36:56健康養生/生活保健1304陳至翔表示,隨著老化,腸胃系統也跟著退化,不只腸胃蠕動速度變慢,胃酸分泌量也跟著降低,食物進到胃中到排空,所需的時間約是青壯年的2倍,雖然平時長者們有相對規律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但農曆春節美食當前,再加上家人團聚、氣氛歡樂,多會有「難得過節,久久1次無妨」心態。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2021-01-2513:46:39癌症新知/腸癌1661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嚴重危及國人健康,研究證實,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息息相關,如果多吃魚類與蔬菜,就能減少罹癌風險。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出現「3形狀、4異色」要小心2021-01-0710:30:00健康養生/生活保健1317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文峰表示,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的範圍,依照個人的情形而定,有人吃得很少或是腸道蠕動較慢,可能3天才排便1次,有人排便較順暢,1天可以大便2~3次,如果大便的形狀、顏色都正常,就代表腸道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