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基院訊電子報 | 脂腺母斑原因

皮脂腺母斑可以請皮膚科醫師鑑定,待年紀大一些可安排手術切除。

2.新生兒脂漏性皮膚炎: 一般發生在頭皮(尤其前囟門)、眉毛、臉頰、頸部、耳朵附近、包尿布的 ... 原因是在子宮時接受媽媽的賀爾蒙尚未代謝掉,故出現青春期常見的青春痘。

當期主題幼兒保健2015年01月號---請選擇------97年度------98年度------99年度------100年度------101年度------102年度------103年度------104年度------105年度------106年度------107年度------108年度------109年度------110年度------111年度------請選擇---2015年12月份-聖誕快樂2015年11月份-存骨本,抗骨鬆2015年10月份-秋季養生2015年09月份-脊椎手術2015年08月份-員基醫院2015年07月份-呵護寶貝2015年06月份-足部保健2015年05月份-3D齒雕2015年04月份-兒童氣喘處置2015年03月份-眼鏡選擇2015年02月份-年年平安2015年01月份-幼兒保健---請選擇---主管的話特別企劃健康焦點心靈點滴老照片心故事家庭醫師 健康焦點喜迎新生兒,也要重視面子問題  迎接新生命總是令人覺得欣喜,但看著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傢伙,任何小狀況都令人關注!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零到四歲的嬰幼兒常見的皮膚問題。

嬰幼兒頭臉部常見的皮膚問題1.先天性的胎記:例如黑色素痣(和後天的痣不太一樣,色澤不均勻,外型不規則)、血管性胎記(例如眉間、上眼皮附近常見的紅色胎記,生氣時更明顯,通常幾年後會完全消失;後枕部頭皮附近的紅色胎記就不會隨年紀而消退,幸而是隱密的部位,據說是送子鳥銜著孩子留下的印記!)、皮脂腺母斑(一塊沒有頭髮的淡黃色區塊,進入青春期會變厚許多,中老年可能會發生其他病變)等等。

皮脂腺母斑可以請皮膚科醫師鑑定,待年紀大一些可安排手術切除。

2.新生兒脂漏性皮膚炎:一般發生在頭皮(尤其前囟門)、眉毛、臉頰、頸部、耳朵附近、包尿布的區域等等,皮膚發紅,有些黃色油油的皮垢在上面,可以觀察就好,大約半歲會自行消失。

老人家說可以擦麻油,但會引來螞蟻,若想幫忙清除,可以擦凡士林、嬰兒油或橄欖油軟化皮垢以利清洗。

若小寶貝有搔抓動作,可以在醫師指示下塗抹適合的藥膏。

3.異位性皮膚炎:一般是半歲以後逐漸明顯,於臉頰、頸部、四肢彎曲處呈現紅色濕疹變化,特別是冬天乾燥時臉頰看起來紅通通的像紅蘋果,若有吸奶嘴也容易有口水皮膚炎(嘴巴旁一圈紅紅的發炎);等孩子學爬後皮膚濕疹部位轉移到易摩擦部位,像是手肘、膝蓋。

照顧上以溫和為主,避免過度清洗、避免汗水刺激,保濕產品以不含香料為佳,照顧目標是皮膚摸起來不覺得粗糙;若小寶貝的皮膚仍不見好轉請就診於皮膚科醫師開立適合藥物及學習照顧皮膚的”撇步”!小寶貝若皮膚問題未妥善治療會影響睡眠、性情、甚至生長發育,所以要盡早就醫喔!飲食上應把握”免疫耐受”黃金時期,4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以少量多樣為原則,讓腸胃道接受各種食物成分的刺激,在9個月大以前建立對各種食物的免疫耐受性。

目前不建議採取單一食物重複吃個幾天後再添加新的,這樣反而不好。

雖然照顧異位性皮膚炎寶寶很辛苦,像呵護一朵玫瑰花,但若小寶貝病情愈趨穩定,上小學之前可能就痊癒了!所有辛苦也會是值得的。

4.新生兒痤瘡:小寶貝粉嫩的臉上居然出現青春痘甚至粉刺!原因是在子宮時接受媽媽的賀爾蒙尚未代謝掉,故出現青春期常見的青春痘。

半歲後來自媽媽的賀爾蒙已完全代謝,會自然消失。

若很嚴重時可以請皮膚科醫師開藥膏幫助其恢復。

嬰幼兒軀幹部常見的皮膚問題1.新生兒汗斑:在身體上半部或肩膀、頸部有多個小小的淡白色斑點,那是因在子宮時接受媽媽的賀爾蒙尚未代謝掉,故出現青春期常見的汗斑。

半歲後來自媽媽的賀爾蒙已完全代謝,會自然消失。

2.汗疹:小寶貝汗腺兩足歲才發育完全,所以較幼小時容易因過度溼、熱使汗腺開口阻塞,造成小寶貝不舒服。

幼小的小孩體溫較高,應注意勿穿著太悶熱,可以用手摸摸背部,若出汗潮濕就表示穿太多了!出現汗疹一定要特別穿著舒適吸汗且快速排汗,長痱子處可以用冷水(或冰水)沾溼毛巾(或紗布手帕)擦拭患部,再吹吹風扇,就有利於汗腺開口恢復通暢;亦可擦痱子膏。

嬰幼兒手腳常見的皮膚問題1.汗皰疹:手指、手掌、腳趾、腳掌出現細小水泡,很癢,小寶貝常會抓破,甚至流湯汁!這並不是足癬(香港腳),嬰幼兒不易有黴菌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