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前兆:泡、水、高、貧、倦,如何保健腎臟@ 零排放環保 ... | 腎病先兆

美國腎臟基金會估計,美國每年慢性腎臟病的新增病例中,約有3~5%的病人因濫用止痛藥而導致腎衰竭。

此外,抗生素、顯影劑也是致病因素。

中、草藥的危害也 ...零排放環保節能生活討論空間零排放協會致力於以下愛地球的任務,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一.節淨能源開發,利用與推廣二.資源再生及高效利用三.推廣簡單生活,親近自然,樂活價值觀的理想人生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401261029腎病前兆:泡、水、高、貧、倦,如何保健腎臟?利腎8招完全保腎康健雜誌96文─吳若女圖-鄭佳玲 2006-11-02腎臟像任勞任怨的阿信,即使受傷也不喊疼,等到腎功能失去六成以上才會出現警訊,卻也為時已晚。

如何呵護它?  8招完全保腎41歲,在宜蘭當土地代書的張先生,8年前血壓飆到180/90mmhg,被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卻因降血壓藥物引起背痛等副作用,不肯按時服藥。

3年前因高血壓導致慢性腎病變,也沒讓他學到教訓。

隨性吃藥,想到時才吞一顆,飲食沒控制,想吃什麼就吃,更沒有規律運動,醫生苦口婆心也沒用。

直到最近因為腰痠,好幾個月每天吞一顆止痛藥丸緩解疼痛,突然爆發急性腎衰竭,瀕臨洗腎邊緣,才讓他驚醒。

從此準時吃藥,飲食清淡,且定期回診檢查腎功能。

48歲、中華民國腎友協會秘書長蕭淑娟可沒這麼幸運。

因長期頭痛,蕭淑娟有好幾年的時間,每天吞止痛藥抑制頭疼,35歲那年,突然右眼視力模糊、雙腳水腫,醫生告知為中度腎衰竭。

醫生以類固醇治療,蕭淑娟為逃避類固醇藥物隨之而來的月亮臉、變胖等副作用,自行停藥、也不回診。

等到一年後出現嘔吐症狀,已經是腎臟病末期,必須洗腎,「當時的心情,像被宣判死刑,眼淚不停往下掉,」她懊悔道,「如果時光倒轉,我不會亂吃成藥,一發現腎病,也會好好接受治療。

」腎臟病常悄悄來且不可逆。

腎臟默默扮演體內污水處理廠的角色,過濾並清除代謝產物,等到腎臟開始壞了,身體覺得不舒服,常常是末期腎臟病,又稱尿毒症,必須洗腎。

腎臟科醫師一致認為,提早好幾步預防,是避免腎衰竭的不二法門。

而其實,預防腎病可能比你認為的還簡單。

不論你的腎功能正常或已經開始受損,只要從生活裡的細節,逐步織起綿密的防護網,就能避免或延緩尿毒症的發生。

保腎秘訣給一般腎臟功能健全者的建議:一、小心服藥:中西藥都必須謹慎服用。

西藥中,含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及阿斯匹靈(aspirin)類的複方止痛藥劑是禍首。

美國腎臟基金會估計,美國每年慢性腎臟病的新增病例中,約有3~5%的病人因濫用止痛藥而導致腎衰竭。

此外,抗生素、顯影劑也是致病因素。

中、草藥的危害也不小。

包裝標示不明的中藥,可能含馬兜鈴酸、或含鉛、汞等重金屬,皆具腎毒性,可能造成中藥腎病變;避免吃藥傷腎,你可以:1.美國腎臟基金會建議,如果你感冒超過3天、頭痛或身體其他部位疼痛超過10天,應該就醫而非吃感冒藥、止痛藥。

2.掏錢買藥前,仔細看包裝藥品標示,儘量避免複方止痛劑。

3.不吃來路不明或包裝標示不清的中草藥。

4.若服用止痛藥,記得當天多喝6~8杯水。

利於排尿,減少藥物及其代謝產物遺留在人體的時間。

5.慢性病患者或長期服用中、草藥的民眾,「切記定期檢查腎功能,且詳實告訴醫生用藥情形,」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銘提醒。

二、控制飲食:尤其是蛋白質及鹽分。

◆適量攝取蛋白質:太多的蛋白質造成腎的負荷。

刊登在《內科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攝取較高蛋白質食物者,比適量攝取者高出3.5倍機率罹患腎衰竭。

美國食品協會(ada)建議: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0.8克,舉例來說,50公斤體重的民眾,換算下來,每天吃40克蛋白質就好。

也就是約5份蛋白質,一份(7~8克)約等於一碗飯、四片吐司、一杯240cc牛奶或一份肉(半個巴掌大小)。

但這樣的標準,外食族可要傷腦筋,因為單單一盒排骨或雞腿便當的蛋白質量,往往等於一天應該攝取的量。

台大醫院營養師陳珮蓉提供外食族挑食原則:先挑主食,即五榖類(最好是雜糧麵條或糙米飯),再選一盤青菜,一盤半葷素(半菜半肉),肉或魚只能允許一道,若要喝湯,最好是蔬菜湯。

◆控制鹽分攝取:食物中的鹽分,95%由腎臟排泄出去,過量的鹽分攝取造成腎臟負擔。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