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出神 | 迷幻的英文

迷幻出神(英語:Psychedelic Trance),在中文環境同樣也使用其英文簡稱PsyTrance,或Psy,早期稱呼為Goa Trance。

迷幻出神是一種特點為高速節奏(BPM通常在135-150之 ...迷幻出神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迷幻出神(PsychedelicTrance)風格起源Techno音樂果阿出神(英語:GoaTrance)NewBeat(新節拍)歐陸舞曲酸性出神(英語:AcidTrance)迷幻搖滾文化起源1990年代初的印度果阿典型樂器合成器、鍵盤樂器、鼓機、音序器、取樣器、個人電腦其他主題銳舞、迷幻文化(英語:Psychedelia)迷幻出神(英語:PsychedelicTrance),在中文環境同樣也使用其英文簡稱PsyTrance,或Psy,早期稱呼為GoaTrance。

迷幻出神是一種特點為高速節奏(BPM通常在135-150之間,部分子類在150BPM以上)、特定化節拍(尤其是連音的運用)、分層旋律,氛圍「致幻」的Trance音樂形式的子類型[1]。

迷幻出神是一種硬核的、地下的Trance類型範圍[2]。

擁有很多樣化的節奏、情緒體驗、表達方式。

包括了像Fullon、Darkpsy、Hitech、Progressive、Suomi、Psy-chill、Psybient、Psybreaks以及更多的與其他音樂類型的融合子類型[3]。

GoaTrance曾經是迷幻出神的原聲化的起源,但當數字媒體變得越來越發達時,Goa就變成了迷幻出神的別稱和早期派別的稱呼[1]。

近年來有諸多知名製作人開始將PsyTrance與主流電子舞曲融合,所創作的風格被稱呼為EDMPsy。

目錄1起源1.1詞源1.2果阿迷幻的由來(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1.3以色列盛行的果阿派對(20世紀90年代初期)1.4音樂形式的確立(20世紀90年代中晚期)2發展2.1新世紀的發展(21世紀00年代)2.2由EDMPsy激活的重新流行(21世紀10年代)3特點與流派3.1特點3.2流派3.2.1Fullon3.2.2Darkpsy3.2.3Suomisoundi3.2.4Psybient3.2.5EDMPSY4另見5參考文獻起源[編輯]詞源[編輯]Psychedelic這個詞語來源於古希臘詞語psychē(ψυχή,"靈魂")與dēloun(δηλοῦν,「使可見,揭示」),意為「揭示靈魂」[4]。

該術語最初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漢弗萊·奧斯蒙德(HumphryOsmond)在1956年創造的用於描繪迷幻藥物療法中感受的詞語[5]。

在尋求由LSD引發的迷幻體驗感的命名時,奧斯蒙德還尋求了阿道司·赫胥黎(AldousHuxley)的意見,在兩人交流中赫胥黎還創造了Phanerothyme一詞,但最終奧斯蒙德堅持了Psychedelic的使用,認為這個詞彙「清脆、悅耳、沒有受到其他感覺的影響」[6]。

而後由於LSD使用的擴大化,以及嬉皮士文化的影響,Psychedelic詞語的使用變得更加大眾化且沿用至今。

果阿迷幻的由來(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編輯]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全球的嬉皮士文化博興的時候,第一批嬉皮士,因為果阿的海灘風景、較低的生活成本、友好的當地住民、印度的宗教與精神文化以及現成且在當時合法的印度大麻(直到70年代中期為止),來到了果阿旅行或居住[7]。

而後在70年代中期,第一批果阿的DJ們開始播放一些迷幻搖滾樂隊像是GartefulDead、PinkFloyd以及Thedoors等的曲目。

在1979年,果阿開始偶爾能聽到以曲目的形式聽到像Kraftwerk的電子舞曲,直到1983年,本地的DJ像GoaGil開始將果阿的音樂風尚轉向Electro-industrial/EBM,DJLaurent和FredDisko也緊隨GoaGil其後開始轉變。

果阿的DJ開始重新混音當地流行的曲目,移除歌詞、循環旋律與節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果阿電子音樂,並結合了迷幻文化。

更進一步地具象為了果阿的迷幻派對[8]。

以色列盛行的果阿派對(20世紀90年代初期)[編輯]到1990-91年,果阿已經不再神秘,並因為其迷幻風格派對的吸引力,成為了一個熱門的派對目的地。

隨着場面變得越來越大,從1993年開始果阿風格的派對不再局限於當地,開始像蒲公英一般散布到世界各地。

像英國的Pangea和Megatripolis這樣的派對使得很多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