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會型人格異常 | 反社會人格 好處

換言之,他們如能持續一段長遠關係,必須建立在對方樂於不平等的付出或能夠給予他們足夠具體好處的立基點。

缺乏感情編輯. 反社會人格者會有高興、憤怒、見 ...編輯反社會型人格異常反社會型人格異常/TheSociopath目錄簡介編輯反社會型人格異常是病態人格的一種,必須超過18歲才能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由名詞本身即可推斷出反社會人格即是跟社會人格「相反」,跟社會普世價值背道而馳的人格。

反社會傾向在學齡前、青春期即已出現,隨著成長越來越明顯。

反社會人格者的內心世界跟一般人截然不同,主要他們並不愛別人。

無感情、無道德約束、一心想操縱他人,人生目標是用盡方法打敗他們眼中的優秀強者贏得勝利,手法則是慣性說謊、以偽飾的言行擺佈、用各種手法操控算計他人的反應是典型特徵。

反社會人格者早早就學會了如何流露虛假的情感和假意的關懷,但實際上他們對別人的痛苦和感受是漠不關心的。

也因此,他們能在刻意製造傷害的同時表現得很理性,又在事情曝光後裝可憐博取同情。

他們只喜歡控制,只喜歡贏。

患者一方面想控制操作他人,另一方面害怕他人的成長和強大,所以發言內容幾乎只有伺探蒐集各種資訊情報、以道德要求洗腦他人對自己付出、挑撥離間製造仇恨分裂、請求支援,或看似正面、道德而有利於正向形象塑造的訊息傳遞。

反社會人格的另一個名詞是「冰人」,冷血冷酷,對他人的痛苦和情緒無感。

他們幾乎沒有情緒和焦慮,這些他們會解釋作自己的正向與理性、比較能容忍包容,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什麼情感足以受傷害。

你只要仔細回想,所有關於你流露情感面的東西,他們幾乎都是面無表情無法回應,也漠不關心。

在初識時,往往予人好相處、人緣佳的印象,但實際上他們自私、冷酷,缺乏情感,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矯飾推諉,更會殘酷無情的利用他們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親善及信任,以達到他們的目的。

受到被利用過的人指責時,非但不會感到內疚和不安,更會憤怒、反駁及責罵他們。

對媒體犯罪的內容標語比他人易受到影響引發模仿形成負面效應。

此種人格傾向常見於狡猾的政客、詐欺犯、奸商等之中。

[1][2][3]具有人格病態的連續殺人犯有一些共同的特質:自視甚高、說服力強、具吸引力、無情、缺乏悔意而且擅於操弄他人。

而政客和世界領袖也擁有這些特質。

很不幸地,由於擅操弄人心,這種人的自視甚高往往掩飾在虛矯假意的謙卑底下。

換句話說,這種人不會躲避警察,但是往往會爭取有權力的位置,例如公職。

這類形象讓擁有這些特質的人可以為所欲為,行為不受社會、道德及法律所約束。

他們的社會化不足,因此缺乏對人、社會、團體的認同與忠誠。

關係只是他們謀利的道具,因而,為求利益,只要他們相信對自己無後遺症,就會不惜一再損害或出賣自己的雇主、合作夥伴、所謂的朋友或家人。

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盡管反社會型人格異常人士經常幹壞事,許多甚至絕大多數的壞事也確實是反社會人格者做出的,而社會上許多甚至絕大多數壞事做盡的人也都有反社會型人格異常;但現實是只要有正確的情境,我們每個人都會主動幹壞事,尤其在牽涉到真實利害的情境當中更是如此。

[4]也就是說,在牽涉到現實利害的狀況下,任何人都可能表現得像是有反社會型人格異常一般。

事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撒謊好逃避責任或換取自身利益,反社會人格者只是經常使用這類手段、遠比多數人更常使用這類的手段,以致撒謊變成反社會人格者的核心標誌之一而已。

換句話說,不是把反社會人格者消滅,社會就會變得和平,甚至有理由認為,就算每個人都是好人且有充足的同理心,社會還是一樣會充滿謊言、歧視、不平等、濫用權力、推諉卸責、人際衝突、派系鬥爭、犯罪、裙帶關係、剝削和SJW。

不能把社會亂象的肇因和持續,全推到反社會人格者身上,更別提這種「一切都是時臣反社會人格者的錯」的心態,和反社會人格者其實沒甚麼兩樣。

我們應該認為,好人和壞人的區別,不是在於會不會主動做壞事,而是在於會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會做壞事、主動做壞事的頻率,以及在事後會不會後悔並設法補救。

[5][6]不過有鑑於反社會人格者在一般社會情境下做壞事的頻率遠超過多數人,因此討論反社會型人格違常是有意義的,至少這樣可以讓人對於哪些人因為幹壞事的機率高所以應該多加提防和迴避有所認識。

盡管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領袖希特勒因為下令屠殺六百萬猶太人之故[7],而成為現代社會邪惡的代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