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小孩,肚臍還是凸凸的?產後「臍疝氣」不可輕忽! | 臍疝氣大人

孕婦臍疝氣的成因. 關於有些孕媽咪的肚臍會外凸,通常大家都不會太在意,覺得可能就是個人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說明。

我知道了0%首頁懷孕產後照護生完小孩,肚臍還是凸凸的?產後「臍疝氣」不可輕忽!作者:邱平|發表日期:2020-07-07收藏關鍵字:產後、疝氣、臍疝氣(2020-12-03更新)提到臍疝氣,大家通常只知道寶寶的臍疝氣問題,其實產後的媽咪也可能會遇到成人臍疝氣的困擾!有些媽咪懷孕時肚臍會外凸,產後就不會那麼明顯,也有少部分媽咪明明已經「卸貨」,肚臍卻依然還是凸凸的,這便是由於「臍疝氣」的因素。

究竟什麼原因會造成媽咪臍疝氣?又該如何處理與治療呢?孕婦臍疝氣的成因關於有些孕媽咪的肚臍會外凸,通常大家都不會太在意,覺得可能就是個人體質的因素,甚至有些人還會依據孕婦的肚臍是否凸出,來判斷寶寶是男是女…事實上,孕媽咪的肚臍凹或凸,跟寶寶的性別是完全沒關係的,主因就是臍疝氣的問題。

根據臨床經驗,約有20%的孕媽咪肚臍會凸出來,是由於懷孕期間來自腹腔中的壓力增高,比如子宮、腹水都會將腹壁往外推,或是橫隔膜比較薄,便容易引起臍疝氣的問題。

而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腹部逐漸隆起,疝氣也可能日益增大。

產後臍疝氣的影響至於產後,因為腹腔壓力得到緩解,有些媽咪原本凸出的肚臍,在外觀上便可能恢復為近似懷孕前的狀態,看起來較為平坦,或是輕壓即可將鼓出部份推回腹腔內,屬於可推回或是可暫時自行消失的疝氣。

然而,依然有少數媽咪肚臍還是明顯外凸,而且無法推回,如果媽咪並不清楚這是臍疝氣的關係,可能只會歸咎於產後身材改變,也不知該如何處理。

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蔡欣恬表示,若臍疝氣的情況不嚴重,沒有症狀也不會感到疼痛,可能經過數月甚至數年都不會惡化,是不需要立即處理的。

不過成人臍疝氣和嬰幼兒臍疝氣並不相同,2歲前的臍疝氣是有機會自行癒合的,而成人臍疝氣卻只有開刀治療一途,尤其若是卡住腸子的嚴重疝氣,便需要立即緊急手術,以免發生器官壞死或腹膜炎等致命危險。

 什麼是「疝氣」?如果構成腹壁的肌肉及筋膜,因為受傷、老化或先天性的缺陷而變得薄弱或缺損,或是由於提重物、咳嗽、用力解便、肥胖、懷孕等因素造成腹壁薄弱,以及腹內的壓力增加,致使肌肉或筋膜裂開,腹壁出現缺口,一部分的內臟如腸子或組織(如腹腔內脂肪、大網膜),便會經由這個缺口突出到外面,即形成所謂的「疝氣」。

延伸閱讀:懷孕第一天到生產,看診問題完全剖析(上)──產檢篇 先天性VS.後天性的臍疝氣至於成人臍疝氣和嬰幼兒臍疝氣,為什麼會有治療上的差異呢?讓我們先來了解造成臍疝氣的先天與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蔡欣恬醫師指出,有些嬰兒出生時就有臍疝氣,是因為先天胚胎在發育的過程中腹壁便有缺損,而腹壁的缺損一般在出生前會自行閉合,但若關閉不全(先天臍孔癒合不良),在寶寶腹部用力或哭鬧時,可能腸子脫出將肚臍往外頂,便會造成臍疝氣。

根據文獻統計,大部分嬰兒在1歲前腹壁缺損會自行縮小關閉,而在5歲前約有七、八成以上的幼兒臍疝氣均能癒合。

不過,由於癒合的腹壁仍然脆弱,往後臍疝氣還是有可能發生;而若未癒合的缺口很小(約1公分內),或症狀不明顯,很可能一直未被察覺,直到長大後遇到腹壓增加,才會變成明顯的臍疝氣;至於缺口較大(約2公分以上)難以自行癒合的臍疝氣,便需要在4~5歲左右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嬰幼兒應進行兒童疝氣篩檢國民健康署近年來積極推動兒童疝氣篩檢,因為若能即時發現先天性的疝氣問題,手術非常簡單,只要開一個不到半公分的小洞,將疝氣囊綁起來即可治癒。

但若超過5歲未經手術治療,6歲以上臍疝氣嵌頓的風險便會隨著年齡逐日增高,而且若拖到成人才發現,手術會較為複雜,術後恢復也需要較長時間。

後天因素而後天產生的成人臍疝氣,主要是生活作息或健康因素導致。

比如前面提到的孕婦及生過小孩的女性,由於腹部壓力增加,使腸子、脂肪、網膜或液體從肚臍處腹壁的弱點擠出,就會發生臍疝氣,造成肚臍附近向外凸出。

此外,像是肥胖超重、腹腔內有過多液體積聚(如肝衰竭腹水增加)、長期咳嗽、便秘、提重物、腹肌用力(如生產過程或運動舞蹈)、肌肉負荷過大…等,均會對腹部產生壓力;另一方面,若年紀大了,身體內的局部結構如結締組織、膠原纖維變得脆弱,造成組織鬆脫,加上腹部承受過大的壓力,也都可能導致臍疝氣的發生。

孕期有疝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