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動態穩定的關鍵--肩袖肌群 | 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rotatorcuff),包括岡上肌(SupraspinousMuscle)、岡下肌(InfraspinatusMuscle)、小圓肌(TeresMinorMuscle)和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Muscle),分別取首字母又稱SITS肌群。

...這四塊肌肉起源於不同的區域,但卻都附著在肱骨結節上,除肩胛下肌附著在肱骨小結節上,其餘三塊止點均在大結節。

四塊肌肉的遠端附著點形成一條直線,中間有結節間溝,肱二頭肌肌腱從中通過。

它們匯聚於盂肱關節囊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個包圍肩關節的腱袖。

如何觸診肱骨大結節和小結節?受測者採取坐姿,手臂靠著身體,手肘彎曲90度且掌心向上。

施測者用幾隻手指觸摸肩胛骨喙突並用另一隻手做外轉動作。

在喙突的外側,會感覺到小結節。

如果將受測者手臂內轉,會感覺到外側的結節間溝和大結節在手指下滑動。

......肩胛下肌:唯一起於肩胛骨前部的肩袖肌肉起點:肩胛下窩止點:肱骨小結節功能活動:肩關節內旋神經支配:肩胛下神經(C5,C6)...岡下肌起點:肩胛骨岡下窩止點:肱骨大結節功能活動:肩關節外旋,水平外展神經支配:肩胛上神經(C5,C6)小圓肌:在解剖結構和功能上與岡下肌很相似起點:肩胛骨外側緣神經支配:腋神經(C5,C6)...岡上肌起點:肩胛骨岡上窩止點:肱骨大結節功能活動:肩關節外展神經支配:肩胛上神經(C5,C6)...肩袖肌肉除了具有上述的生理功能外,還都起著使肱骨頭在關節窩內保持穩定的重要作用。

同時,肩胛盂唇也加深盂窩的深度,使關節面更為嵌合。

...來源:脊近完美朱國苗【更多精彩】請點擊微信通訊錄添加搜索"cnkfyx"或「康復醫學網」,關注康復醫學網微信公眾號。

點我分享到Facebook相關文章今天,我們將繼續進行肩痛評估的話題。

為了釐清其中的難點,我們將逐一針對肩袖部位的三塊重要肌肉,分別從它們的解剖、功能和損傷進行疼痛原因的分析。

最近突然有不少朋友詢問我關於肩膀疼痛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我並不覺得奇怪,因為肩關節是我們在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部位。

大家可以仔細回想一下,無論是穿衣,梳頭,洗澡,還是對電腦的打字和抱孩子玩耍,甚至在走路的時候我們都在使用肩膀。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讓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送走胸大肌迎來三角肌,包括這篇在內,我們會用幾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三角肌的訓練,按照慣例,開篇還是說解剖。

說到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在運動解剖學裡有個統稱叫上肢帶肌,位於肩部皮下,起自鎖骨和肩胛骨,止於肱骨。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讓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送走胸大肌迎來三角肌,包括這篇在內,我們會用幾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三角肌的訓練,按照慣例,開篇還是說解剖。

說到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在運動解剖學裡有個統稱叫上肢帶肌,位於肩部皮下,起自鎖骨和肩胛骨,止於肱骨。

一提到肩痛、頸肩不適,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肩周炎。

但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科普過,其實80%的肩部問題都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

什麼是「肩袖損傷」呢?肩袖損傷又稱肩袖創傷性肌腱炎。

為一對帶狀長肌,起自上位C3.4橫突的後結節,肌纖維斜向後下稍外方,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緣的上部。

說到肩膀疼,相信很多人都會第一反映就是肩周炎,但其實除了肩周炎,肩膀還有可能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肩峰撞擊征」,肩峰撞擊症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叫「肩峰下撞擊征」。

作者:趙夏醫師單位: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前言本期小灶由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趙夏為大家講解「肩袖損傷」的基礎和臨床相關知識,分為上、中、下三篇。

決定木桶能裝多少水的往往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那塊板。

同樣,決定一個人的最大力量的不僅僅需要主要的大肌群,那些輔助肌群,讓關節更為穩定的肌群同樣重要。

肩袖肌群的的損傷往往困擾著我們,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包括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

又有人激動了哈如果您想通過一篇文章就知道怎麼康復肩關節損傷、肩周炎、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岡上肌肌腱炎、肩峰撞擊···那您現在退出還來得及。

肩峰撞擊綜合徵正確的說法是【肩峰下撞擊綜合徵】,是在肩部外展時,肱骨頭和大結節反覆撞擊肩峰前緣及肩峰下結構,造成肩峰下滑囊等軟組織的無菌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