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型人格形成原因 | 依賴型人格原因

生活中很多人在心理和行為上都有依賴的行為,如果我們身邊有第二個人存在的時候,我們永遠仰仗他去做事,而我們則成為那個享受成果的人, ...Sunday,Mar28,2021首頁健康美食時尚運勢娛樂旅遊動漫家居科學文化歷史健康休閒依賴型人格形成原因2016/09/04 來源:攜手健康網生活中很多人在心理和行為上都有依賴的行為,如果我們身邊有第二個人存在的時候,我們永遠仰仗他去做事,而我們則成為那個享受成果的人,我們盲目地以為身邊的人應該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親力親為。

很多時候,這種依賴性是人格障礙的一種體現,如果過於強烈的話,就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

這種疾病,更多的是從孩童時期就開始體現出來。

...此類人格障礙患者在生活的很多重大領域裡都放棄了自己對他人的義務,並且讓被依賴者的需求取代了自己的需求。

依賴型人格形成原因依賴性人格障礙是一種最常見的人格障礙,它是一切人格障礙的基礎和雛形。

依賴性人格障礙的主要成因是,童年早期的依賴需求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從而導致成年期的心理固著在「口欲期」,以至於使一個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斷延長,有的人甚至處於「終生心理哺乳」狀態。

依賴性的人常常被別人稱之為「長不大」、「幼稚」等。

依賴型人格源於人類發展的早期。

幼年時期兒童離開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兒童印象中保護他、養育他、滿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萬能的,他必須依賴他們,總怕失去了這個保護神。

這時如果父母過分溺愛,鼓勵子女依賴父母,不讓他們有長大和自立的機會,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會逐漸產生對父母或權威的依賴心理,成年以後依然不能自主。

缺乏自信心,總是依靠他人來作決定,終身不能負擔起選擇採納各項任務、工作的責任,形成依賴型人格。

依賴性的行為動機首先,他們中的有些人從小生活在一個家長包辦的環境中,父母把本該由孩子決定的事攬過來自己承擔,待到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就會具備「知覺型」特點,也就是更善於認知和學習,而不是做決定和判斷,這樣的人往往優柔寡斷、依賴性強,雖然聰明卻不善於解決實際問題。

另一種情況是,那些做不了決定的人往往有一種不現實的完美主義渴望,企圖把握所有的因素。

這讓他們變得「前怕狼,後怕虎」,擔心在某一個環節上出了差錯,或是讓身邊的人不夠滿意。

而一旦他們做出了計劃,也總會把能想到的所有情況都包括進去,最終卻由於缺乏創造性,反而失敗。

法國心理治療師皮納認為:「那些不做決斷的人是在等別人替他們做決斷。

他們因此不用承擔任何因選擇失誤而導致的責任。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3種情況,有的人本來完全可以做決定的,但由於害怕承擔責任而放棄了這一權利。

他們把決定權交給別人的方式好像在說:「你幫幫我吧,我倒樂得悠閒。

」依賴型人格特徵依賴性人格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對於別人情感和物質資源的飢餓和貪婪。

存在著依賴性人格障礙的人,以「吞噬」別人的情感、判斷、決定為生。

所以,他們的情感、自尊、自信是完全受制於人的,別人的情感和判斷,決定著這些人的喜怒哀樂。

他們常常乞求別人為自己做決定,但是,又不願意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

所以,他們對於自己所依賴的人,抱著一種既感恩、又不滿的矛盾態度。

由於依賴性人格者的心理資源有限,所以只能一味地為自己著想,表現得就特別自私,他們很難表現出對別人的感激和愛。

依賴性人格者在人際關係方面表現大都比較幼稚,最明顯特徵,是與別人缺少「界限」感。

顯得似乎是一見如故,實際上是本能地通過「套近乎」,來獲得新的更多的「依賴源」。

這種類型的男人,很容易激發起母性較足的女人的感動。

反過來也如此。

但是,隨著關係的發展,就越來越象一家人甚至達到彼此不分的程度。

這時候,很多人把這樣的感情視為「偉大的愛情」。

其實,本質上是一種「共生依賴」狀態。

潛藏著很多危機。

依賴型人格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感情無關。

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趣味、人生觀,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

依賴型人格的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

由於處處委曲求全,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從而使他漸漸放棄自己的追求和愛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