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帶 | 赤帶原因

根據陰道出血,量少色紅,或赤白相間,發生在月經期以外的時間即可診斷,但須明確發生赤帶的原因和部位。

如炎症、異物、排卵出血、宮頸出血、放環後出血、 ...赤帶在非行經期,陰道內流出赤色或赤白相間的黏液,稱為赤帶或赤白帶,以育齡期婦女多見,也可見于青春期婦女。

如更年期婦女見此情況要警惕腫瘤引起的可能。

赤帶和赤白帶可見于西醫的排卵期出血、子宮頸出血、宮頸息肉出血、放環後出血、生殖道腫瘤出血等疾病中。

中文名稱赤帶外文名稱Leukorrheawithbloodydischarge拼音chìdaì解釋人體的元素詞語概念基本信息詞目:赤帶拼音:chìdaì註音:ㄔㄧˋㄉㄞˋ引證解釋1.紅色帶子。

《周書·異域傳上·百濟》:"將德七品,紫帶;施德八品,皂帶;固德九品,赤帶。

"2.指紅色帶狀物。

清宋鳴琦《杭城賽神會》詩:"忽聞鉦鼓喧隆隆,之而拏攫遊羣龍。

赤帶騰身作霖雨,蒼鱗矯首蟠虯松。

"3.中醫指帶血的白帶。

概述【病因病理】1.肝火抑鬱多怒傷肝,肝鬱化火,心肝之火下註任帶二脈,帶脈失約而致。

2.腎虛年老體衰,腎陰虧損,陰虛生內熱,熱註帶脈,帶脈失因而致。

赤帶【診斷要點】1.根據陰道出血,量少色紅,或赤白相間,發生在月經期以外的時間即可診斷,但須明確發生赤帶的原因和部位。

如炎症、異物、排卵出血、宮頸出血、放環後出血、生殖道腫瘤出血等。

2.與生殖道惡性腫瘤出血鑒別(參見雜色帶)。

【辯證分型】1.肝火帶下色赤或赤白相間,或有腥臭氣味,陰道灼熱,瘙癢,心煩易怒,口苦幹,尿赤便艱。

苔薄黃,舌質紅,脈弦數或弦。

2.腎虛帶下色紅清稀,陰道熱灼刺痛,口幹咽燥,頭暈耳鳴,腰酸膝軟,潮熱盜汗。

舌紅少津,脈細數。

【分型治療】1.肝火治法:清肝瀉火止帶。

方葯:丹皮9克黃柏9克牛膝9克白芍10克當歸9克生地12克阿膠9克(烊沖)川??子9克山梔9克知母10克車前草9克2.腎虛治法:滋陰降火止帶。

方葯:生地15克澤瀉9克淮山葯10克芡實10克煅牡蠣30克(先煎)知母12克黃柏9克澤瀉10克旱蓮草12克山茱萸9克加減:口幹咽燥者,加麥冬10克、沙參9克、五味子9克;腰酸膝軟者,加菟絲子10克、女貞子10克、牛膝9克;陰道灼熱者,加丹皮10克、赤芍9克、麥冬10克。

【註意事項】1.註意外陰和陰道衛生。

2.對赤帶患者要首先明確赤帶的原因和病位,然後辨證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隨時註意赤帶的情況,如果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赤帶不止,而伴穢臭可能疾病有變化,應作婦科檢查、白帶常規檢查、宮頸刮片或活檢,必要時作診刮刀超等,進一步作出診斷,採取綜合治療。

3.謹慎陰道治療措施。

治肝腎陰虛赤帶或赤白帶。

相關問題赤白帶下病證名。

出《備急千金要方》卷四。

亦名赤白瀝、赤白漏下、婦人下赤白沃等。

指婦女帶下,其色赤白相雜、味臭者。

多因肝鬱化熱,脾虛聚濕,濕熱下註,損及沖任、帶脈,以致白帶夾胞絡之血混雜而成赤白帶下。

治宜疏肝健脾,清熱利濕(白芍、柴胡、茯苓、甘草、陳皮、茵陳、梔子)。

此證尚應註意癌變之可能,當早期診治。

赤白帶下指婦女帶下,其色赤白相雜者。

中醫認為多因肝鬱化熱,脾虛聚濕,濕熱下註,損及沖任、帶脈所致。

治宜疏肝健脾,清熱利濕。

此證尚應註意癌變之可能,應早期診治。

食療雞肉白果煎:雞肉200克(切塊),白果10克,黨參30克,白術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黃芪30克,煮湯,去葯渣,飲湯食肉。

每日1料。

扁豆止帶煎: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紅糖適量。

白扁豆用米泔水浸透去皮,同淮山共煮至熟,加適量紅糖,每日服2次。

胡椒雞蛋:胡椒7粒,雞蛋1枚,先將胡椒炒焦,研成末。

再將雞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人蛋內,用厚紙將孔封固,置于火上煮熟,去殼吃,每日2次。

三仁湯:白果仁10個,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水煎,取湯半碗,每天1料。

預防1、定期檢查: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也應該定期檢查,最好每年作一次全面的婦科體檢。

2、平常少穿緊身褲或牛仔褲,避免穿著緊身尼龍內褲,應選擇棉質內褲。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