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 丹毒原因

丹毒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丹毒丹毒(Erysipelas)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好發於下肢和面部。

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

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

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

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

丹毒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並適當隔離。

如病在下肢,則應臥床,抬高患肢。

主要是抗感染治療。

局部可外塗20%~30%魚石脂軟膏,或用0.1%雷夫奴爾溶液濕敷。

  丹毒目錄1丹毒病因2丹毒的臨床表現3鑒別診斷4丹毒的治療4.1全身治療4.2局部治療4.3丹毒的日常保健5丹毒複發6中醫對丹毒的認識6.1丹毒的中醫治療方法6.2丹毒的穴位治療方法(1)6.3丹毒的穴位治療方法(2)7參看丹毒病因丹毒的病原菌為A族B型溶血性鏈球菌,偶有C型或c型鏈球菌所致。

多由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處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摳鼻、掏耳、足癬等因素常成為丹毒的誘因,病原茵可潛伏於淋巴管內引起複發。

其他如營養不良、過分酗酒、丙種球蛋白缺陷及腎性水腫等皆可為丹毒的促發因素。

  丹毒的臨床表現發病前有全身不適、寒戰、噁心等症状,繼而局部出現邊界的水腫性鮮紅斑,迅速向四周擴大,皮損表面可出現水皰,自覺灼熱疼痛,可伴發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多見於顏面及小腿部,面部損害發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損害常與腳癬有關。

並常有複發傾向,複發時症状往往較輕。

嬰兒多見於腹部,臍部感染有關。

愈後遺留有色素沉著。

鑒別診斷本病須與接觸性皮炎、蜂窩組織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病鑒別。

  1.接觸性皮炎:有接觸史。

局部紅腫、邊界不清楚、癢。

皮疹有丘疹、水皰、大皰、糜爛、滲液、結痂等。

白細胞計數不增多。

  2.蜂窩組織炎:發病部位較深,是皮下組織發炎。

患處有觸痛並略微紅腫,境界不明顯,炎症迅速擴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顯,有顯著的指壓性水腫,以後變軟,潰破化膿,排除膿汁及壞死組織。

  3.多形日光疹:是發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發疹。

其損害有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水腫性紅斑、斑丘疹、丘皰疹及水皰或苔癬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經性水腫:為一種暫時性、局限性、無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腫。

多發生在組織疏鬆而易腫脹的部位,如眼瞼、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頭等處。

丹毒的治療全身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並及時對症治療,抗生素以青黴素療效最好,一般用藥2-3天後,體溫常能恢復正常,但需持續用藥2周左右,磺胺類藥亦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根據病情必要時可與青黴素同時應用。

對青黴素過敏者可使用四環素、紅霉素等。

如果患者為複發性慢性丹毒,應檢查足趾等處有無足癬,檢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處有無感染病灶,並給予相應的處理。

對複發性丹毒抗菌藥物應用的時間要適當延長。

還可用小劑量X線照射,每次-100r(0.5-1Gy),每兩周1次,共3-4次。

局部治療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軟膏的意義不大。

可用適量芙蓉或蒲公英葉搗爛外敷,或用醋酸鋁溶液、雷夫奴爾溶液或馬齒莧煎濕敷,可減輕充血程度及疼痛,肢體部有淋巴水腫時,可試用透明質酸酶或皮質類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損內注射。

  丹毒的日常保健飲食宜清淡,不宜刺激性食物,鼓勵病人多飲水。

發熱者可給予酒精擦浴或退燒藥;皮膚感到瘙癢時,應避免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藥物方面以抗菌素為主,首選青黴素,其次為慶大黴素、紅霉素、四環素或磺胺類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應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3~5天才能停用抗菌素,以免丹毒複發。

局部可以用50%的硫酸鎂濕熱敷,或試用鉛洗劑與酒精各一半配成的溶液濕敷。

  丹毒複發丹毒複發有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皮膚有破口,細菌可經破口侵入引發感染。

因而要預防下肢皮膚外傷,燒傷,凍傷,足皸裂等;還要積極治療下肢皮膚損害性疾病,如皮膚病、足癬、慢性潰瘍、血管炎、糖尿病壞死等。

二是局部皮膚抵抗力下降。

引起抵抗力下降的常見病有,大隱靜脈曲張、血栓性靜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