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脂肪肝不用吃藥可辦到! | 脂肪肝 維他命

其實在脂肪肝病中,單純的脂肪肝大都可以靠非藥物方式改善甚至「 ... 每天800國際標準單位的維他命E可以改善非糖尿病、無肝硬化的脂肪肝炎。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新年新計畫!逆轉脂肪肝 不用吃藥可辦到!2018-02-23返回上一層多數人應該都知道,肝病是國病,不過您知道哪一種肝病人數最多嗎?不是B肝、也不是C肝,而是脂肪肝!一些調查統計顯示,國人脂肪肝的盛行率約在30%左右,也就是每3∼4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脂肪肝。

隨著現代人吃太好、動太少,脂肪肝的發生率勢必會愈來愈高!其實在脂肪肝病中,單純的脂肪肝大都可以靠非藥物方式改善甚至「逆轉」,不需等到藥物問世,迎接新的一年,現在就可以擬訂計畫,消除及拒絕脂肪肝上身!最新一期《好心肝》雜誌諮詢好心肝門診中心副院長、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兼任主治醫師林姿伶、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主任、臺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陳健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會執行長、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楊培銘,發表的「肝臟變胖可逆轉 拒絕脂肪肝!」文中指出,台灣各種美食小吃處處充滿熱量陷阱,一餐麻辣鍋吃到飽的熱量就破3000大卡,如果不忌口,血液中一旦脂肪含量過高,多餘的油脂就會被輸送到肝臟儲存起來。

正常的肝臟約有3∼5%重量的脂肪,當脂肪超過這比例,表示有過多脂肪蓄積在肝臟內,形成所謂的「脂肪肝」,這就像是為了製作鵝肝醬,而被餵食過度所形成的脹大鵝肝。

根據統計,BMI(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0的肥胖患者,罹患脂肪肝病之風險為一般人的3.5倍,且BMI每增加1,就可能提高1.2%的罹患率。

不過,看起來瘦瘦的人也可能會有脂肪肝,因為他可能是「皮包油」的類型,也就是體重雖輕,但體脂肪比例可能過高。

脂肪肝乃全身健康之警訊脂肪肝病為一種健康警訊,不僅對肝臟造成危害,也會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嚴重影響。

研究發現,脂肪肝病患者未來會有較高比例罹患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因此,控制脂肪肝病不只是為了「護肝」,另一方面也為了「護心」。

根據統計,脂肪肝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並不是肝硬化或肝癌,反而是肝外的因素,像是心血管疾病。

脂肪肝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為一般人的1.55倍,甚至連得到流感等傳染病的風險,也會增加2.71倍。

像是在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對象中,有一項是「BMI(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0者」,主要原因就是過度肥胖者身體抵抗力也較弱,必須藉由疫苗施打,來預防感染及其後遺症。

脂肪肝病之所以會與心血管疾病綁在一起,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若一個人因為吃得太油或是缺乏運動,不僅肝臟會積油,周邊血管、心臟及腦血管等也一樣會「淪陷」。

另外一種解釋是,胰島素抗性是共同的原因,表現在肝臟所出現的病變是脂肪肝病、在新陳代謝表現出的病變是糖尿病、作用於心血管系統的就是心血管疾病。

所以美國肝病研究會的治療參考指引建議,脂肪肝病的病人,要篩檢有無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心血管疾病。

美國肝臟研究學會(AASLD)在2017年的國際會議中,發佈了最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療參考指引,其治療準則重點如下:◆在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時,需考慮同時治療肥胖、高血脂、胰島素抗性以及糖尿病。

因為沒有發炎或纖維化的脂肪肝病不影響預後,所以藥物治療應該侷限在經切片確認過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以及纖維化。

◆要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生活型態的改變:飲食控制、運動、減重。

體重過重的病人,飲食必須限制熱量,至少減少30%、或每日減少500到1000大卡。

體重減少3%∼5%,可以減少肝脂肪的堆積量,不過如果要進一步改善脂性肝炎及纖維化,體重至少要降低7%∼10%。

◆地中海飲食型態可以減少肝臟的脂肪,每週超過150分鐘的運動,或每週增加60分鐘的運動量,有助於降低肝臟的發炎。

◆光是靠運動但沒有同時降低熱量的攝取,只能減少肝脂肪的堆積量,不一定能達到改善脂性肝炎及纖維化。

◆目前並不建議使用降血糖藥物(Metformin)來治療脂性肝炎。

另外一種降血糖藥物(Pioglitazone)對於肝臟脂肪的堆積以及發炎有所幫助,不過安全性卻也必須慎重考量,像是積水以及骨質流失等都是可能的副作用。

◆每天800國際標準單位的維他命E可以改善非糖尿病、無肝硬化的脂肪肝炎。

但是,因為維他命E的過量攝取可能增加死亡率,有些研究也懷疑維他命E跟攝護腺癌的關係,所以即使要使用也必須慎重。

◆減重手術可以減少肝臟的脂肪堆積以及發炎,不過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