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也可能是巴金森氏症作祟 | 巴金森氏症檢查

後來,一位醫師建議他轉至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沈伯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那次跌倒,很可能就是巴金森氏症造成步態不穩所致。

首頁最新消息健康知識列印FacebookGoogle+老人跌倒,也可能是巴金森氏症作祟70歲的沈伯伯年前不慎跌倒受傷,造成髖骨骨折,但入院治療置換人工髖關節後,仍無法恢復正常的走路步態,求助骨科及復健科也不見起色。

後來,一位醫師建議他轉至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沈伯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那次跌倒,很可能就是巴金森氏症造成步態不穩所致。

家屬不禁感慨,要是早點知道老先生有巴金森氏症,或許就不會摔這一跤了!不少人以為,隨著年紀增長,行動逐漸緩慢是正常現象。

事實上,許多健康老人,活到80、90歲,一樣健步如飛,行動遲緩不見得與年紀畫上等號。

老化雖是一段過程,但老人家如果在數個月內,沒有因手術、感冒等其他疾病因素,而開始步伐不穩、肢體僵硬或不自覺的抖動,恐怕得多留意,進一步檢查是否出現神經退化性疾病。

臨床上,的確有不少老人因跌倒在骨科、復健科治療多日,不見改善後才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或因其他不適從家醫科、內科轉診至神經內科。

對神內專科醫師而言,巴金森氏症診斷不困難,但對一般人而言,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自己或家人誤認為只是「老了」或「太累了」。

巴金森氏症並非隨著年齡增長而好發,其好發年齡在60歲,60至70歲以後發病者相對少很多。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罹患巴金森氏症者約佔1至3%,即約有20至50萬人罹病,其中約有4、5萬人已有嚴重障礙,需要全職的照顧者協助生活及行動。

巴金森氏症嚴重度可分5期近200年前,英國醫師巴金森(JamesParkinson)在他每天例行的下午茶時段,觀察到一些行動不良、顫抖的運動者,並在1817年完成一篇短文,描寫6位病人,從身體某一部分不自主發抖,到肌力減退、走路開始身體向前彎曲,步伐由緩慢逐漸變成碎步、向前直衝,後來此種緩慢進行的身體退化疾病,就被稱之為巴金森氏症。

根據症狀嚴重度,可將巴金森氏症分為5期,第1期是單側肢體產生症狀,一開始可從寫字或做精細動作時察覺,例如手部顫抖、僵硬、寫字扭曲、動作笨拙等。

第2期便進展到兩側肢體,例如在行走時身體、下肢較僵硬、遲緩,雙手皆會顫抖、動作緩慢等。

第3期,即開始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可能已經無法如常工作,需他人協助攙扶。

第4期則幾乎是需要旁人代勞,舉步維艱、需有他人扶助才能走動,身體僵硬。

最後一期則是嚴重障礙,晚期需要長期臥床、他人全職的照顧,連吞嚥、翻身都有困難。

每一位病人初期表現的症狀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典型臨床症狀為四肢顫抖、肌肉僵硬,以及運動緩慢、逐漸無法動作。

在初期時,仍可透過一些細微的觀察提早發現,包括單側的肢體出現抖動、僵硬、遲緩症狀,臉部表情僵硬;在書寫時,由左至右的字愈寫愈小,走路容易跌倒、碰撞。

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影響運動功能巴金森氏症是腦部黑質製造多巴胺的細胞退化,造成基底核神經元退化,影響運動功能,逐漸出現肢體的障礙,但腦部其他認知功能無礙。

與另一個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失智症」相反,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退化,但往往仍具備行動能力。

不過也許是近年醫療、照顧進步,巴金森氏症患者平均存活年齡大幅提高,使得患者在發病後10至15年,因為退化到一個程度,也逐漸出現記憶、認知功能退化。

兩病在後期有可能合併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有40%是非典型巴金森氏症,退化範圍可能包括中腦黑質細胞或小腦、腦幹等其他部位,臨床症狀表現更惡性、惡化速度更快,一樣具有多巴胺的缺乏,而產生巴金森氏症的臨床表現,但往往還有其他系統性退化的症狀。

例如多發性系統退化症,多好發於50歲以上,開始出現自主神經失調症狀、性功能障礙、排尿困難等。

其他還包括大腦皮質基底核退化症、阿茲海默症等。

次發性的巴金森氏症,則是因外在因素產生的巴金森症狀,包括中風、常壓性水腦症、腦瘤、中毒、血糖異常或洗腎等。

這些非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約佔總數的4成,應先找出原因再對症治療。

中毒也可能造成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遺傳性極低。

不過家族中若有患者在50歲以前發病,遺傳機率約可增高至25%,若在60歲發病,遺傳機率僅有1%。

相較而言,家族中若有2人以上罹病,恐怕後天因素影響較大,例如重金屬、農藥污染及環境壓力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