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 | 大腸息肉3公分

楊靖國醫師強調,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也適用於早期大腸癌,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大於2公分以上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約3至5天;若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 ...首頁媒體訊息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來源:公共事務課14005  SHARE分享媒體自由時報記者林彥彤日期106年3月15日版面 標題瘜肉癌病變機率高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一名54歲男性患者無慢性病也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不料日前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3公分的扁平狀瘜肉,經醫師建議後,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瘜肉順利切除且術後恢復良好;另一名68歲的陳女士,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經檢查後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顆2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取同樣外科治療,歷經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住院5天後出院,並安排每3個月回診追蹤。

楊靖國醫師手指處為陳姓女士病兆處。

(圖由馬偕醫院提供)收治上述2位患者的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指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其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大部分患者是經由健檢或是出現糞便出血才就醫發現,而根據研究顯示,瘜肉癌病的變機率很高,因此一般而言,發現後都會建議患者,若能治療就接受手術切除。

楊靖國表示,過去大腸直腸癌患者切除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但僅限於2公分以下的瘜肉,但近幾年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發展進步,對於2公分以上的瘜肉也有希望達到8、9成的完整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楊靖國說,目前該項手術治療並沒有健保給付,患者平均需自費9到12萬元,但對於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另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也需針對個案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決定,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治療方式。

媒體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日期106年3月15日版面 標題痣瘡不會變癌症大腸瘜肉是公敵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楊靖國醫師許多患有痣瘡的患者,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痣瘡會不會變癌症」?答案是「不會」;反而是沒有症狀的大腸瘜肉,產生癌變的可能性較大。

不過醫師也提醒,某些大腸直腸癌的病癥和痣瘡很像,民眾不要輕忽出血症狀,目前對於大腸癌的前期治療已經有很好的利器,定期檢查仍是預防腸癌最有效的辦法,一旦發現出血或是排便習慣改變的症狀,務必要盡快檢查。

2016年統計顯示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且人數逐年攀升,隨著癌症篩檢的普及率提高,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發現率也相對增加,根據馬偕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近2年統計,每年約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為20人左右。

54歲的男性患者無慢性病亦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但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3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無復發現象,生活作息回歸正常;另一名68歲的陳女士,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經檢查後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顆2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取同樣外科治療,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住院5天後出院,目前每3個月返門診追蹤。

大腸直腸癌小學堂Q:痔瘡久了會變成大腸直腸癌?A:NO。

痔瘡與大腸直腸癌的致病成因不同,但因兩者都易有出血現象,所以常會被誤會兩者之關係,很多人以為是痔瘡出血,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直腸癌。

此外,肛門癌也會有類似痔瘡的肛門腫脹、突起、出血等問題,建議民眾肛門口有異狀時也應就醫檢查。

Q:大腸直腸癌會因位置不同而有常見的不同症狀嗎?A:YES,右側大腸癌→腹痛為主,體重減輕、腹脹、貧血次之。

      左側大腸癌→常見排便習慣改變,腹痛及直腸出血次之。

      直腸癌→肛門出血為主,排便習慣改變、糞便變細次之。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鏡檢查係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微血管狀況,若血管呈現不規則變化,則是評估病灶為良性或惡性的重要依據,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為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處理,但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的發展,可針對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楊靖國醫師說,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其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年齡超過50歲以上則相當常見,但根據研究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