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膽囊息肉呷油油養更大 | 膽息肉拉肚子

膽結石是在膽囊內發現異常結晶物,大致可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以及兩 ... 台北地方法院審判長李英豪多年健檢均發現膽囊息肉,3年前接受台大外科主治醫師 ...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願景工程橘世代有設計售票網有行旅我的新聞udn/元氣網/健康百科/消化系統膽結石&膽囊息肉呷油油養更大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4-09-2312:18聯合新聞網聯合新聞網【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最近「法官告名醫」的案件,備受各界關注。

台北地方法院審判長李英豪多年健檢均發現膽囊息肉,3年前接受台大外科主治醫師胡瑞恆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但事後他獲知膽囊內沒有息肉,自認「白挨一刀」,因而提告。

根據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近年來例行健檢或腹部超音波檢查民眾,平均10至20人,就有1人有膽結石。

包括達賴喇嘛、前副總統呂秀蓮和前行政院長張俊雄等人,都是膽結石患者;至於膽囊息肉,雖不如膽結石普遍,但也有增加趨勢。

儲存膽汁不是分泌膽汁新竹國泰醫院院長李嘉龍指出,膽囊大小如同西洋梨,位於肝臟左右兩葉間,較靠近肝右葉下方。

許多人常誤以為膽汁由膽囊分泌,其實,膽汁由肝細胞分泌,膽囊則用來儲存膽汁。

進食之際,膽囊就會收縮,把貯存的膽汁經由總膽管,注入十二指腸,消化脂肪。

李嘉龍說,膽結石是在膽囊內發現異常結晶物,大致可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以及兩種成分混合的結石。

膽固醇結石,顧名思義就是平常攝取過多膽固醇,膽汁中累積較多膽固醇結晶;膽色素結石,好發於本身有慢性溶血疾病、肝硬化及依賴全靜脈營養的患者。

20到39歲膽結石女趨增哪些人是好發膽結石族群?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賴逸儒表示,國內好發膽結石比例,女性和男性相比,約6比4或7比3,特別近10年,20到39歲年輕女性有膽結石者,有逐年增加現象。

並非所有膽結石患者都有腹痛或膽囊發炎等併發症,近三分之二患者沒有明顯症狀。

膽結石常見症狀是偶爾吃完大餐後,右上腹出現陣發性疼痛、腹脹感,往往在發作的幾分鐘內達到劇痛、絞痛的程度,之後持續半小時到數小時緩解。

反覆發作最好手術治療賴逸儒說,膽結石一旦形成,不會自行溶解消失,治療取決有無症狀及合併症,如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臟炎等。

無症狀膽結石,傾向不積極治療,如果結石較鬆散如膽砂,可服用溶解膽結石藥物,讓膽汁循環變好;部分膽固醇結石患者可以降血脂藥物改善,但膽結石反覆發作或發生併發症,建議手術治療。

至於膽囊息肉,李嘉龍指出,指長在膽囊內壁突起的贅生物,可能是息肉,也可以是黏膜皺摺或膽固醇沉澱的結晶物等非腫瘤型的息肉。

臨床所見的膽囊息肉。

大部分都是非腫瘤型息肉。

李嘉龍表示,絕大多數膽囊息肉沒有外顯症狀,在例行健檢由腹部超音波檢查,或膽結石開刀切除膽囊後,在病理檢驗時才發現。

由於膽結石和膽囊息肉都在超音波下有小白點,兩者容易混淆。

改變飲食多食纖維蔬果隨著攝取高油脂飲食及壽命延長,使膽結石和膽固醇型息肉容易滋長,有家族性膽結石者,下一代也容易有此體質,建議應改變飲食習慣,多食纖維豐富蔬果、減少高熱量、高蛋白食物,以減低膽結石、膽囊息肉增生機率。

圖廖珮涵繪製逾50歲息肉>1公分最好切了它膽結石或膽囊息肉,需要開刀嗎?台大醫學院一般醫學科教授吳明賢指出,對於沒有症狀的膽結石,一般不需特別處理;但如果已有症狀,就會建議患者考慮切除。

主要是要避免膽結石的三大併發症,包括急慢性膽囊炎、總膽管結石與感染,以及急性胰臟炎。

至於膽囊息肉,吳明賢表示,沒有症狀的膽囊息肉,部分與先天體質有關,部分可能是細砂型膽結石,過去醫學研究發現,小且無症狀的息肉,經多年追蹤仍不礙事,如果一年內沒有變化,就可延長檢查時間。

要注意的是,息肉如果有逐年增大趨勢,直徑大於1公分,且病患年齡超過50歲,必須擔心有癌化之虞,此時建議切除。

吳明賢說,一旦膽囊癌已侵犯到肝臟,或有明顯的黃疸,預後甚差,5年存活率不到10%,這也是醫師懷疑病患有膽囊息肉時,會考慮較多的原因。

吳明賢表示,不論是診斷膽結石或膽囊息肉,目前以腹部超音波為主,既方便又安全,腹部電腦斷層掃描解像力不如超音波。

超音波唯一缺點,是影像下所發現的疑似息肉,必須開完刀送病理檢驗,無法在術前確認是否為息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