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症 | 念珠菌感染照片

當它感染陰道,就會引起一般稱作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的疾病,會有包括外陰部搔癢、灼熱感有時甚至會有類似起司塊狀的分泌物從陰道流出的情形,陰莖 ...念珠菌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念珠菌症Candidiasis同義詞念珠菌病,脈菌病[1]口腔念珠菌病(畫眉)症狀白色斑塊或陰道分泌物、癢[2][3]肇因Candida(酵母菌的一種)[2]風險因子免疫力被壓抑或免疫功能低下(愛滋病)、糖尿病、皮質類固醇、抗細菌藥[4]藥物克催瑪汝,耐絲菌素,氟康唑[5]盛行率新生兒中的6%(嘴巴)[6]75%的女性(陰道)[7]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感染醫學(英語:Infectiousdisease(medicalspecialty))ICD-9-CM112、112.9、112.89DiseasesDB1929MedlinePlus001511eMedicine213853、781215、962300、1090632PatientUK(英語:PatientUK)念珠菌症Candidiasis[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念珠菌症凝膠培養基上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類型opportunisticmycosis[*]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傳染病科、皮膚病學ICD-10B37ICD-9-CM112DiseasesDB1929MedlinePlus001511eMedicinemed/264emerg/76ped/312derm/67PatientUK(英語:PatientUK)念珠菌症MeSHD002177[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念珠菌症(Candidiasis)是假絲酵母屬(酵母菌的一種)所造成的黴菌感染[2],在感染口腔時,就會引發鵝口瘡(Thrush)[2]。

症狀和病徵包括在舌頭、口腔以及咽喉的部位出現小白點[3],也可能產生例如酸痛或吞嚥困難等的其他徵候[3]。

當它感染陰道,就會引起一般稱作酵母菌感染(Yeastinfection)的疾病[2],會有包括外陰部搔癢、灼熱感有時甚至會有類似起司塊狀的分泌物從陰道流出的情形[8],陰莖的感染較不常見,但若發生感染,則也會有搔癢感[3]。

有極少數的病例,可能會引發全身性的感染,且會因不同感染部位而產生不同病徵與發燒症狀[9]。

念珠菌屬的真菌中約有二十種會造成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2]。

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口部,常出現在一個月內的新生兒、老人,以及免疫系統較弱的病患。

免疫系統較弱的病患包括愛滋病患、接受器官移植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口服皮質類固醇者。

其他風險因子包含使用假牙,以及接受抗生素治療者[4]。

陰道感染通常發生於妊娠期,特別是在免疫功能低下並使用抗生素者[10]。

全身性感染的風險因子包含進過加護病房、手術後的那段恢復期、出生時體重不到標準的嬰兒(英語:lowbirthweightinfant),以及免疫系統低下者[11]。

避免口腔感染的方法包含:讓免疫能力較差的人使用含洗必泰(防腐消毒藥)的漱口水漱口、氣喘患者於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後漱口[5];陰道經常感染的患者則可使用益生菌來治療[10]。

口腔感染的患者塗抹克黴樂或耐絲菌素通常有效,但若上述治療無效則可以口服或注射氟可那挫、伊曲康唑,或兩性黴素B等藥物[5]。

陰道感染目前已知有許多抗真菌藥物可以治療,包含克黴樂[12]。

全身性的感染則通常以靜脈注射給予兩性黴素B治療[13],對於易受感染的特定族群則可能會預防性地給予抗真菌藥物[11]。

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嬰兒中,6%會有口腔型的念珠菌感染。

正接受化療的癌症病患其感染機率會有20%,愛滋病患也有20%的感染風險[6]。

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的女性曾在一生中感染過念珠菌症[14]。

全身性的感染並不常見,通常只見於暴露在危險因子中的患者[15]。

這些疾病在學術的名稱分別為念珠菌症、念珠菌性陰道炎(moniliasis)還有卵黴菌病(oidiomycosis)[16]。

目錄1病原特性2種類3症狀4治療5預防6參考資料7外部連結病原特性[編輯]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屬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具酵母型或假菌絲型雙相,酵母型為圓形或橢圓形,可產生芽生分生孢子。

研究已發現超過150種念珠菌,有9種可感染人類。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