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的痛! (中) @ Tracy's Talk 另一種演奏:: 痞客邦:: | 胰臟癌骨轉移
此時,化學治療便成為治療的主角,而放射線治療僅用於緩和轉移性癌症所引起的局部症狀,如:骨轉移的疼痛,肝門轉移的阻塞性黃疸等。
這類 ...Tracy'sTalk另一種演奏跳到主文2008-11-08開始人生急轉彎,美麗心境界。
anotherChapter.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12Mon200921:27胰臟癌的痛!(中)胰臟癌的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仍是目前胰臟癌患者長期存活的最佳選擇。
決定可否施行手術切除的因素,主要還是腫瘤的大小。
目前手術開刀治癒疾病的機率並不大,主要原因是胰臟腫瘤有很多都是大到一定的程度後才被發現,但此時幾乎已無法切除,故現今約只有20%的病人能做根治性的切除。
由於胰臟切除是一項大手術,因此對年齡較高的病患而言,手術後併發症的機會同樣的也較高。
一般手術後較常見的併發症為出血與感染,通常醫師會給予抗生素,並觀察傷口的變化及是否有異常出血的情形。
而對於腫瘤過大,無法行外科手術切除卻又合併黃疸的病人,則可以考慮做膽管繞道手術、經皮穿肝膽管引流術、或膽管支架施放術來引流膽汁以減輕黃疸。
所於對於減輕疼痛、延長生命及提高生活品質,外科手術也有施行的意義。
一般胰臟癌的外科手術可分為根除性及緩解性手術兩種: ●根除性手術 (1)胰臟及十二指腸切除術:主要切除的部位是胰臟頭部。
(2)胰尾切除術:主要切除的部位是胰臟尾部。
(3)胰臟全切除術:因會造成胰臟分泌功能全部喪失,嚴重影響營養及代謝方面的問題,目前已經很少進行。
●緩解性手術 是指不切除腫瘤,但做症狀(如:疼痛、黃疸、或進食困難等)的緩解治療。
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 當腫瘤已侵犯到胰臟附近的血管或合併轉移時,此時會考慮使用放射線治療。
其方法是利用電腦科技計算出人體可接受的安全標準。
但即使如此,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仍然是有產生短期和長期副作用的可能性。
由於胰臟周圍遍布了各種器官,如胃、十二指腸、肝、腎、脊髓等,?了避免胰臟附近器官也遭受到放射線傷害,因此,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多半無法達到如其他癌症的較高劑量。
在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中,依治療組合的種類可概分為下列幾種: ●進接放射線治療: 少數病人會再進行手術切除時,才發現腫瘤過大或侵犯到重要血管,使手術切除無法達成。
此時,會配合手術給予「近接放射線治療」,以特製的小型放射線治療機,在手術中暴露出來的腫瘤區域裡,給予腫瘤最近距離的直接照射。
另一種方法則是在手術中,將輸送放射源的特殊管線放置於腫瘤區域,在手術縫合傷口時,將管線由肚皮穿出,等手術後五至十日,傷口初步復原時,再做進距離的「近接放射線治療」。
胰臟癌的「近接放射線治療」多屬特殊狀況下的個別應用,且須搭配特別的設備。
因此,這並非為常規的治療形式,而是需要由放射線治療醫師針對病人做出合適的規劃。
●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若胰臟癌病人在經過外科手術切除後,其病理檢查報告發現腫瘤切除邊緣仍有殘存的癌細胞,或者是淋巴腺有轉移時,即代表手術雖切除了大部份的腫瘤,但是人體有殘存癌細胞的風險仍高。
故還要在手術後施行加強輔助的放射線治療,以對原腫瘤區域及附近淋巴區域加強控制。
此種治療主要以體外照射的「遠隔放射線治療」為主,其療程進行的方式是每日一次,每週五次,共計25至28次,約4500-5000雷得的照射。
●全程放射線治療: 當中晚期的胰臟癌病人無法用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或因其他因素無法接受手術,而要面對未來腫瘤將可能全身轉移的結果時,放射線治療便成為全程治療的主角。
其主要是針對胰臟腫瘤及其附近可能轉移的淋巴區域,進行體外的遠隔放射線治療。
其療程進行的方式是每日一次,每週五次,為期五至六週,約5000-6000雷得的治療。
治療劑量較手術後放射線治療略高,乃因其面對的是無法切除的較大腫瘤。
另外在「全程放射線治療」的療程中,有時也會搭配給予同步的化學治療,以加強放射線治療的效果。
治療設計通常由較大的範圍開始進行「全程放射線治療」,另在腫瘤區域附近,包含未有腫瘤細胞但卻潛藏散播風險的範圍,對其鄰近區域以及附近淋巴區域進行預防性照射。
其後是針對確認的腫瘤區域再輔助照射,做縮小範圍的治療。
●緩和症狀的放射線治療: 當診斷出胰臟癌合併全身轉移(如肝轉移、
這類 ...Tracy'sTalk另一種演奏跳到主文2008-11-08開始人生急轉彎,美麗心境界。
anotherChapter.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12Mon200921:27胰臟癌的痛!(中)胰臟癌的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仍是目前胰臟癌患者長期存活的最佳選擇。
決定可否施行手術切除的因素,主要還是腫瘤的大小。
目前手術開刀治癒疾病的機率並不大,主要原因是胰臟腫瘤有很多都是大到一定的程度後才被發現,但此時幾乎已無法切除,故現今約只有20%的病人能做根治性的切除。
由於胰臟切除是一項大手術,因此對年齡較高的病患而言,手術後併發症的機會同樣的也較高。
一般手術後較常見的併發症為出血與感染,通常醫師會給予抗生素,並觀察傷口的變化及是否有異常出血的情形。
而對於腫瘤過大,無法行外科手術切除卻又合併黃疸的病人,則可以考慮做膽管繞道手術、經皮穿肝膽管引流術、或膽管支架施放術來引流膽汁以減輕黃疸。
所於對於減輕疼痛、延長生命及提高生活品質,外科手術也有施行的意義。
一般胰臟癌的外科手術可分為根除性及緩解性手術兩種: ●根除性手術 (1)胰臟及十二指腸切除術:主要切除的部位是胰臟頭部。
(2)胰尾切除術:主要切除的部位是胰臟尾部。
(3)胰臟全切除術:因會造成胰臟分泌功能全部喪失,嚴重影響營養及代謝方面的問題,目前已經很少進行。
●緩解性手術 是指不切除腫瘤,但做症狀(如:疼痛、黃疸、或進食困難等)的緩解治療。
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 當腫瘤已侵犯到胰臟附近的血管或合併轉移時,此時會考慮使用放射線治療。
其方法是利用電腦科技計算出人體可接受的安全標準。
但即使如此,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仍然是有產生短期和長期副作用的可能性。
由於胰臟周圍遍布了各種器官,如胃、十二指腸、肝、腎、脊髓等,?了避免胰臟附近器官也遭受到放射線傷害,因此,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多半無法達到如其他癌症的較高劑量。
在胰臟癌的放射線治療中,依治療組合的種類可概分為下列幾種: ●進接放射線治療: 少數病人會再進行手術切除時,才發現腫瘤過大或侵犯到重要血管,使手術切除無法達成。
此時,會配合手術給予「近接放射線治療」,以特製的小型放射線治療機,在手術中暴露出來的腫瘤區域裡,給予腫瘤最近距離的直接照射。
另一種方法則是在手術中,將輸送放射源的特殊管線放置於腫瘤區域,在手術縫合傷口時,將管線由肚皮穿出,等手術後五至十日,傷口初步復原時,再做進距離的「近接放射線治療」。
胰臟癌的「近接放射線治療」多屬特殊狀況下的個別應用,且須搭配特別的設備。
因此,這並非為常規的治療形式,而是需要由放射線治療醫師針對病人做出合適的規劃。
●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若胰臟癌病人在經過外科手術切除後,其病理檢查報告發現腫瘤切除邊緣仍有殘存的癌細胞,或者是淋巴腺有轉移時,即代表手術雖切除了大部份的腫瘤,但是人體有殘存癌細胞的風險仍高。
故還要在手術後施行加強輔助的放射線治療,以對原腫瘤區域及附近淋巴區域加強控制。
此種治療主要以體外照射的「遠隔放射線治療」為主,其療程進行的方式是每日一次,每週五次,共計25至28次,約4500-5000雷得的照射。
●全程放射線治療: 當中晚期的胰臟癌病人無法用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或因其他因素無法接受手術,而要面對未來腫瘤將可能全身轉移的結果時,放射線治療便成為全程治療的主角。
其主要是針對胰臟腫瘤及其附近可能轉移的淋巴區域,進行體外的遠隔放射線治療。
其療程進行的方式是每日一次,每週五次,為期五至六週,約5000-6000雷得的治療。
治療劑量較手術後放射線治療略高,乃因其面對的是無法切除的較大腫瘤。
另外在「全程放射線治療」的療程中,有時也會搭配給予同步的化學治療,以加強放射線治療的效果。
治療設計通常由較大的範圍開始進行「全程放射線治療」,另在腫瘤區域附近,包含未有腫瘤細胞但卻潛藏散播風險的範圍,對其鄰近區域以及附近淋巴區域進行預防性照射。
其後是針對確認的腫瘤區域再輔助照射,做縮小範圍的治療。
●緩和症狀的放射線治療: 當診斷出胰臟癌合併全身轉移(如肝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