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考夫曼的妄想︰我已死/身邊人遭偽冒/所有人都是同一個人 | cotard syndrome中文

標籤: Charlie Kaufman, 不正常麗莎, 安諾瑪麗莎, 幻覺, 查理考夫曼, 神經異常, 神經科學, 科學, 紐約浮世繪, 腦作大業, 電影, 妄想, Cotard delusion, ...現正閱讀查理考夫曼的妄想︰我已死/身邊人遭偽冒/所有人都是同一個人2016/04/24,生活查理考夫曼。

PhotoCredit:RuneHellestad/Corbis/達志影像KayueFactcheckLab執行編輯,曾任《關鍵評論網》編輯,最想寫的還是數學。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劇透警示︰本文關於查理考夫曼(CharlieKaufman)的電影,包括最近上映的《不正常麗莎》(台譯《安諾瑪麗莎》)。

BeingJohnMalkovich劇照一向喜歡查理考夫曼的作品,記得讀過文章提及他對上一套電影《腦作大業》(台譯《紐約浮世繪》)中,主角CadenCotard姓氏跟一種神經異常同名,叫做Cotard妄想(Cotarddelusion,又稱walkingcorpsesyndrome),以神經科學家JulesCotard命名。

這種症狀我在書上讀過,就是忘了名字。

患者會認為自己已經死去,否認自己存在、擁有身體(或某些部份),但也有部份認為自己不會死(這頗為奇怪,或許同樣有已死去的錯覺同時發現自己存在,因此覺得不會死,我不太清楚)。

後來又讀到戲中當CadenCotard去找前妻AdeleLack時,對講機處Adele的房號旁(31Y)貼上"CAPGRAS"。

Capgras妄想是另一種神經系統異常的症狀,患者會認為身邊所有相熟者(親人及朋友)都被另一個外表相同的人偽冒。

Synecdoche,NewYork電影劇照Cotard在電影中不斷認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衰退,他的「大作」角色不斷衍生,找來演員飾演身邊的人以至自己,這些劇情某程度上參照了Cotard及Capgras妄想的症狀。

兩種妄想看來迥異,但神經科學界認為兩個現象的根源,都跟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有關,這個部位其中一項功能是處理情緒反應。

神經科學家V.S.Ramachandran曾經遇上一名有Capgras妄想的病人,看見母親時認為她是偽冒者,雖然病人完全認得母親樣貌,但皮膚電反應顯示他毫無情緒。

可是如果母親透過電話聯絡,病人又能夠辨認出母親,不會出現妄想。

Ramachandran提出的解釋是,病人腦部辨認臉孔的區域,跟杏仁核之間的連結斷開了,因此即使他知道眼前人即使看起來是母親,卻(不自覺地)發現自己沒有情緒反應,這時大腦唯有如此詮釋訊息︰「這人是外表跟母親一樣的冒牌貨」。

《腦作大業》源自電影公司希望查理考夫曼及導演SpikeJonze製作一套恐怖片,兩人因此研究有甚麼在現實生活中令他們感到可怕,然後列出來的東西都跟恐怖片有一大段距離︰死亡、疾病、感情困擾及寂寞。

電影要處理的是生命本身,宏大得使其敘事注定如戲中劇作一樣崩分離析,無法言說。

今次《不正常麗莎》比較簡單,更易感受到其恐怖,或怖慄。

看完《不正常麗莎》,立即想起有另一個妄想,患者會覺得所有人看起來都是同一個人。

回家一查,果不其然,這個症狀叫Fregoli妄想——Fregoli正是酒店名字。

此症以意大利演員LeopoldoFregoli命名,原因是他以在舞台上能迅速改變外表著稱。

Anomalisa劇照電影主角米高(MichaelStone)之所以覺得麗莎(LisaHesselman)吸引,是因為他發現麗莎的聲線與別不同,對他而言其餘所有人都是同一個人——戲中其餘角色均由同一人配音(除了那個日本玩具)。

不過在他決定跟麗莎一起後翌日早上,他開始發現麗莎的缺點,而麗莎的聲線也開始跟另一男聲重疊。

米高人到中年,事業家庭符合外界期望,卻發現自己及周遭平常、平凡、平庸得索然無味,所有人都一模一樣。

這種無處可逃的狀態,比麥高維治(JohnMalkovich)在《玩謝麥高維治》(台譯《變腦》)經典一幕——所有人都是麥高維治——中更令人窒息,像想大叫但原來自己沒有口般(甚至不能叫出「Malkovich!」)。

Adaptation劇照米高患有神經異常嗎?這個問題就像「Cotard是否有Cotard妄想?」一樣,其實不太重要。

查理考夫曼寫故事時顯然參考了Fregoli妄想的症狀,不過重點——或者說可怕之處——在於米高不必有任何異常,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