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忍!快檢查!胃癌別錯過黃金治療@ dailysan的部落格:: 痞 ... | 三總陳鵬仁評價

為此,醫師在破皮處做了三片切片檢查,結果顯示是胃腺癌,因為發現得 ... 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鵬仁指出,其實,當患者出現這些症狀 ...dailysan的部落格跳到主文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pr11Fri201416:00痛別忍!快檢查!胃癌別錯過黃金治療她檢查早癌癒已16年案例一:張小姐今年32歲,上腹部不時疼痛的狀況已有一個月,偶爾痛到難以工作,就買止痛藥緩解。

她雖然沒有其他症狀,仍在家人的催促下,到醫院照胃鏡檢查。

報告出來後,果真發現胃幽門部有多處潰瘍,並在胃體部同時發現有一小部分的胃糜爛,也就是俗稱的破皮,約0.5公分。

為此,醫師在破皮處做了三片切片檢查,結果顯示是胃腺癌,因為發現得早,張小姐隨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沒有做化療,定期照內視鏡追蹤。

至今16年,她每天種植有機蔬果,心情開朗,身體相當硬朗。

她怕檢查拖久變末期案例二:李女士今年56歲,上腹部隱隱疼痛已經好幾個月,之所以一直忍著沒看醫生,就是因為害怕照胃鏡的不適感。

她說服自己,體重沒有減輕、沒有貧血、也沒有噁心嘔吐或溢酸奶等症狀,應該不會是胃癌。

直到後來痛到無法忍受,才被丈夫拖著去照胃鏡,沒想到,竟發現胃體部已有1公分大的不規則潰瘍,經內視鏡切片檢查,果然是胃腺癌,但因已是癌症末期,且有部分癌細胞轉移至卵巢,醫生告訴李女士,她必須有心理準備了…。

●為什麼同樣只是上腹部疼痛,兩位女性的命運卻差這麼多?其實,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關鍵就在於及早就醫檢查!由於胃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不少患者早期根本沒有任何漲、痛、不舒服等症狀,甚至有病人是誤吞假牙,在施行胃鏡取出時,才意外發現有腫瘤存在。

多數人的想法是:「我的胃沒有不舒服,怎麼會想到要做胃鏡檢查,不是自己找罪受嗎?」感覺到痛失去最佳治療期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鵬仁指出,其實,當患者出現這些症狀時,已非早期胃癌,錯過黃金治療期,只有部分患者能夠根本切除,腫瘤也可能已轉移,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發現胃癌的時間早晚,決定病人的命運。

」使用中醫治療胃癌 胃癌容易轉移的器官包括肝臟、腹膜表面、淋巴腺、卵巢、中樞神經系統、肺臟及骨頭。

有的病人被摸到左邊鎖骨上淋巴腺腫大,肝臟腫瘤或卵巢腫瘤,也有病人合併腹水產生。

日本是全球胃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當地政府相當注重預防胃癌,透過全國篩檢機制,成功讓六成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台灣雖也是胃癌發生率偏高的國家,多數民眾卻因缺乏胃癌早期篩檢的觀念,導致每年因胃癌死亡的人數超過2千人。

胃鏡檢查1小時找出病灶陳鵬仁說,只要發現得早,一般患胃癌病灶第一期者,手術後存活五至十年高達95%,第二期者存活五年達73%,第三期者存活五年可達45%,到癌細胞轉移的第四期存活五年為10%。

換句話說,95%與10%存活率的差別,就在那一小時的胃鏡檢查。

至於沒有淋巴結轉移的早期胃癌,以胃鏡方式實施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病灶即可,不須剖腹手術。

台中榮總嘉義分院胃腸科主任翁郁中說,胃鏡檢查的診斷敏感度和專一性,都優於其他檢查,可以得到最好的病灶定位及組織切片。

對於懷疑的病灶做病理切片,診斷準確度目前已從70%提高到98%。

當然,仍有5%的胃癌,無法在胃鏡下與良性胃潰瘍區分,因此,即使是小範圍的胃潰瘍,都必須接受積極切片化驗。

陳鵬仁也建議,只要是上腹有任何不適的病患,應及早至胃腸科門診求診,安排胃鏡檢查,才是診斷早期胃癌的最佳方法。

陳鵬仁提醒民眾,平常應注重營養均衡、多吃蔬果、少油鹽、忌菸酒,多運動增加免疫力。

另外,有胃潰瘍、胃局部切除、家族病史等胃癌危險因子患者,也應定期照胃鏡追蹤。

(蔡佳安/整理)文章來源Read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痛別忍快檢查胃癌別錯過黃金治療文章標籤胃癌治療全站熱搜創作者介紹dailysandailysan的部落格dailysan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E-mail轉寄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醫療相關此分類下一篇:3D列印植牙夯牙醫師:經驗判斷才是關鍵上一篇:獨立筒床墊推薦下一篇:3D列印植牙夯牙醫師:經驗判斷才是關鍵歷史上的今天2014:3D列印植牙夯牙醫師:經驗判斷才是關鍵▲top留言列表禁止留言文章分類展覽活動(3)新知分享(18)醫療相關(5)養生保健(3)生活居家(16)新聞交換(RSS)文章搜尋QRCode回到頁首回到主文免費註冊客服中心痞客邦首頁©200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