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思覺失調是由病人參與「投票正名」的疾病? | Early Psychosis 中文

荷蘭精神流行病學家吉姆.範.奧斯(Jim van Os)甚至主張應廢除「精神分裂症」的名稱,而以「精神病譜系」(psychosis spectrum ...評論登入專題搜尋攝影書籤多媒體贊助議題訂閱搜尋搜尋書籤登入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MiniReporter真的假的?思覺失調是由病人參與「投票正名」的疾病?生活.醫藥8/4/2019文字張子午設計一百隻熊醫療精神疾病MiniReporter心理生活.醫藥8/4/2019文字張子午設計一百隻熊醫療精神疾病MiniReporter心理生活.醫藥8/4/2019文字張子午設計一百隻熊醫療精神疾病MiniReporter心理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深入刻畫「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掙扎,也讓這個醫學名詞變得耳熟能詳。

事實上,台灣將它從「精神分裂」改名「思覺失調症」才短短5年,你知道當初是誰決定這個新名字的嗎?什麼是思覺失調症?1896年,德國精神醫師克雷佩林(EmilKraepelin)發現有一群精神病患,常出現幻聽、幻覺、思考混亂的特質,因為患者大半在青春期開始發病,並隨年齡增長控制力逐漸退化,於是將它命名為「早發性失智」(Dementiapraecox)。

在歷史上,包括畫家梵谷(VincentVanGogh)、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Schumann)、英國女作家吳爾芙(VirginiaWoolf)、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奈許(JohnNash)等,都患有此疾。

1911年,瑞士精神醫師布魯勒(EugenBleuler)以「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一詞取代了早發性失智症,他用希臘文詞根schizein(分裂)和phren(心智)合成新字,形容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一片混亂。

1937年,日本精神神經醫學會將這一詞彙統一譯為「精神分裂症」,受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沿用至戰後。

為什麼要改名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這個名字,令患者一甲子來飽受汙名之苦。

汙名化導致患者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東亞各國開始不約而同進行更名運動。

首先是日本從1995開始,花了7年推動,於2002年成功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症」,韓國也於2012年更名為「調弦症」。

2014年,台灣在精神醫學界及康復之友聯盟相關團體的合作下,經過調查與投票統計,更名「思覺失調症」的支持者超過「統合失調」、「腦分泌失調」等其他選項,「思覺失調症」正式取代「精神分裂症」成為正式名稱。

這也是台灣第一次以票選的方式,讓病人、家屬參與更名的疾病。

新的名稱除了消去舊有負面意涵,更精確反映兩大主要病理: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失調」二字同時也代表「恢復的可能性」。

西方正名運動現在才要開始思覺失調正名運動,歐美國家反而落後亞洲,目前還維持百年前的名稱「精神分裂症」。

但歐美亦有愈來愈多來自專業界內部的看法,指出此一診斷的概念將不復存在,主要是隨著人們將精神疾病視為連續性的光譜,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的分類僅定義出較嚴重一端,無法反映當代複雜的生物/環境等多重因素下,人們如何以不同方式患上各種症狀的樣貌。

荷蘭精神流行病學家吉姆.範.奧斯(JimvanOs)甚至主張應廢除「精神分裂症」的名稱,而以「精神病譜系」(psychosisspectrum)的概念取代。

這場疾病名稱之爭,在西方才正要開始。

諮詢專家/張家銘(台灣精神醫學會祕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生活.醫藥8/4/2019文字張子午設計一百隻熊醫療精神疾病MiniReporter心理用行動支持報導者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本文依CC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評論蔡長哲/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治療vs.副作用的天秤兩端精神疾病其實就是大腦生病了,用藥物治療就可以,只是會伴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這便是治療精神病方法中的「善」與「惡」;精神科醫師,則是協助這善、惡平衡的擺渡人!2019/4/14評論蔡長哲/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治療vs.副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