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扯肘症(Pulled Elbow) | 扯肘症

「扯肘症」英文就稱pulled elbow,或稱「nursemaid's elbow」,大概就是因為直接照顧小孩的媽媽或褓姆,最容易惹的「禍」罷? 扯肘症最常發生在4歲以下的 ...2007年4月5日星期四淺談扯肘症(PulledElbow)骨科急診或門診,常有下述情景:年輕的媽媽神色囪惶的抱著一個剛會走路的小孩求診。

小孩直著一隻手臂、哭鬧不安、......;媽媽慌亂的說:「醫生!我只是拉了他(她)一把,他(她)的手就不能動了!是不是骨頭被我拉斷了?」。

通常,看了小孩一眼後,我會先安撫驚慌的媽媽,讓她安靜地坐下,抱好小孩面向我;我一手托住小孩不能動的手肘,以另一手的拇指扣住小孩腕部的橈側,同時輕輕的把前臂往外旋,只要聽到或感覺到手肘部位「卡答」一聲,就大功告成。

哭鬧的小孩立刻就可以揮動他(她)的小手了!看似神奇又討喜,就是這樣幾秒鐘,解除了小孩的問題---「扯肘症」。

「扯肘症」英文就稱pulledelbow,或稱「nursemaid'selbow」,大概就是因為直接照顧小孩的媽媽或褓姆,最容易惹的「禍」罷?扯肘症最常發生在4歲以下的小孩;這時候的小孩,剛學會走路,走起路來顛顛岥岥,牽住小手的媽媽,只要一不經意的拉扯了像是要仆倒的小孩一把,就「惹禍」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來,解剖學裡,肘關節的構造中,橈骨與尺骨近端是以一環韌帶(Annularligament)相連結。

靠此環韌帶維繫肘關節作内旋、外旋動作時的穩定;手前臂在外旋時,橈骨、尺骨並列平行,環韌帶會拉緊;而内旋或轉為中位時,橈、尺骨交叉,環帶會變鬆。

4歲以前的小孩,橈骨頭(即橈骨近端)還只是未定形的軟骨,繞在其上的環韌帶,就像是打得鬆夸夸的領帶,在內旋位下(正是被牽著手的姿勢),稍稍扯一下手,環韌帶就會滑脫掉到肘關節(見圖示)內,把關節卡住----這就是扯肘症。

嚴格說來,扯肘症也是一種關節脫位(不完全脫臼)。

幸好也因為韌帶鬆,復位容易,毋須麻醉、手術、大動干戈,只要在第一時間,判斷正確,作徒手復位術就可以了!神奇、討喜說來就是這樣簡單。

不過,為了排除可能有真的骨折或其他原因,原則上,還是須要在復位前或後(看情形)照X光撿查一下。

一般復位後須冰敷一、兩天消腫並止痛;容易屢犯的個案,或另須在復位後以石膏固定2~3週,以防復發。

小孩漸漸長大,上了幼稚園,大概就不會有這個毛病了。

年輕媽媽,幸福的牽著心肝寶貝的小手走著,還會不經意的闖「禍」,很是冤枉!不過,看了這篇文章,應該心裡會好受一點吧?張貼者:[email protected]於4/05/200704:46:00上午沒有留言:張貼留言較新的文章較舊的文章首頁訂閱:張貼留言(Atom)熱門文章鋼釘、鋼板術後要不要拿?骨折開刀,用來固定的鋼釘、鋼板【(泛稱);目前用的都是合金材質】,在骨折癒合後,要不要拿掉?早期骨科教科書或老師都說:骨折在癒合後,這些內固定金屬都應該要拿掉(取出)。

要拿掉,最大的理由是:這些金屬對身體言是不能吸收的「異物」,異物的存在,在身體免疫力變差時,有潛在會變成...「打骨針!」----淺談類固醇關節注射二次大戰期間,MayoClinic的PhllipHench與Kendall合成了腎上腺皮質酮Cortisone(可體松)。

這個原來想要克服士兵「戰場衰竭」(BattleFatigue)的藥,卻被發現似乎對甚麼發炎都有效!戰後,1948年Hench...淺談扯肘症(PulledElbow)骨科急診或門診,常有下述情景:年輕的媽媽神色囪惶的抱著一個剛會走路的小孩求診。

小孩直著一隻手臂、哭鬧不安、......;媽媽慌亂的說:「醫生!我只是拉了他(她)一把,他(她)的手就不能動了!是不是骨頭被我拉斷了?」。

通常,看了小孩一眼後,我會先安撫驚慌的媽媽,讓...過了期的藥,還能不能吃?幾乎不曾在文獻上看過「過了有效標示日期的藥,還能不能吃?」的討論。

身為醫師,在被問到時,也是抱著「寧願安全,不要後悔」(Bettersafethansorry)的心態去回答,很少敢正面挑戰標示日期。

但回答歸回答,心裡並不踏實….。

最近總算在網站看到了稍具體的討論;對...淺談玻尿酸關節注射在門診常有病人問:我的關節可以打玻尿酸嗎?這些人很多是心寄厚望,希望用打針就治好了關節炎,不必開刀換關節。

打玻尿酸是這樣的嗎?玻尿酸(HyaluronicAcid)不是類固醇,它是關節裡的成份之一,是關節的潤滑劑。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