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腹瀉 | 沙門氏菌糞便

首頁科部介紹兒童內科系兒童胃腸肝膽暨營養科衛教資訊兒童胃腸肝膽暨營養科醫師陣容歷史沿革醫療服務教學研究展望未來衛教影音衛教資訊兒童胃腸肝膽暨營養科選單醫師陣容歷史沿革醫療服務教學研究展望未來衛教影音衛教資訊兒童急性腹瀉2021-04-23江椿彬醫師  TAGS兒童腹瀉馬偕兒童腸胃前言  兒童腹瀉是最為常見的兒科腸胃道疾病之一。

每一個人認知的腹瀉定義不同,包含很多主客觀因素,舉例來說,有的小孩一天解便次數可達五至六次,大便稀軟狀但成型,這樣的情形算是腹瀉嗎?有的小孩解便一天一次,大便稀水狀,這樣的情形不是腹瀉嗎?所以光是以排便的表現定義腹瀉,並不是完全客觀準確。

以客觀(教科書)的標準來定義腹瀉是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的糞便量超過十克,兒童或成人每日糞便量大於二百克做為腹瀉診斷之標準。

但是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取每天的排便量來秤重。

所以臨床上我們觀察到兒童解便頻率增加且糞便性狀變稀水,而且同時發現糞便水分及電解質排出增加,就可以說是腹瀉。

腹瀉以發生病程時間作為區分,可以分為急性與慢性腹瀉,西元1987年WHO訂出腹瀉時間超過2周以上為慢性腹瀉。

腹瀉的生理病理機轉  造成小兒腹瀉的機轉可分為滲透壓型腹瀉、分泌型腹瀉、毒素型腹瀉、侵犯型腹瀉、發炎型腹瀉及蠕動型腹瀉等不同機轉,但絕大多數的兒童發生腹瀉是由多種機轉一起合併表現。

兒童急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為感染性腹瀉,而感染致病原又以病毒或細菌佔多數。

病毒性腸炎包括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星狀病毒等致病原,細菌性腸炎則以沙門氏菌、痢疾桿菌、彎曲桿菌等為主。

以下舉輪狀病毒及沙門氏菌造成的急性腹瀉作說明。

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由於傳染力強,是全球兒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大多侵犯5歲以下的嬰幼兒,5歲以前的兒童至少會得到一次輪狀病毒腸胃炎。

輪狀病毒是一種RNA濾過性病毒,最早在1973年由澳洲微生物學者RuthBishop鑑定出,他在一個嚴重腹瀉小男孩的十二指腸檢體中發現這種微生物體,它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影像,看起來像車輪的形狀而命名為輪狀病毒。

病毒顆粒直徑約70nm,有7組血清型A-G,造成嬰兒腸胃症狀最多的是A型,為了分辨不同的輪狀病毒,根據病毒表面的G蛋白與P蛋白加以分類,目前所知的G蛋白共14種,P蛋白則共20種,用數字分別編號。

世界各地均會發生輪狀病毒腸胃炎,主要的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也可以經由接觸到受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人類吃入病毒後,主要侵犯小腸上端,並破壞小腸絨毛膜上皮細胞,使膜上的消化受到破壞,造成食物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輪狀病毒感染好發於六個月至兩歲的幼兒,這是因為當嬰幼兒六個月大後,來自母親抗體的保護力減少、嬰兒本身的免疫功能還在逐漸成長中,尚未成熟,此時抵抗力弱,較易遭受感染。

輪狀病毒感染在溫寒帶地區好發於秋、冬天,,所以也被稱「冬季腹瀉」,在熱帶地區則沒有明顯季節差異。

台灣地區的病例大多在每年的冬、春交際天氣轉涼時,約在十一月至隔年二、三月為流行高峰期。

輪狀病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急性腸胃炎」,潛伏期約一至二天,少數病人第一天會有輕微感冒症狀(如咳嗽、流鼻水),接著出現突發性嘔吐,病情厲害時,每吃必吐,無法進食,少數會合併發燒及腹痛的症狀。

緊接著出現厲害的稀水便,尿布常常無法包覆住流出的大便,大便帶有一股酸臭味,少見血絲及黏液,一天可達五至十次以上,可以持續數天,幼小的孩子症狀通常較為嚴重,症狀也較久,病程有時可達二週。

嚴重時可以合併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或痙攣等嚴重併發症,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如不加以治療,病童會因脫水休克而造成死亡。

慢性併發症可見因小腸黏膜受損,導致慢性腹瀉吸收不良而發生生長遲滯、發育不良。

病癒後可能再次被感染,輪狀病毒引起的免疫反應無法絕對保護避免下一次感染,發生過一次自然感染以後,對於以後感染的保護力約為40%,對於以後發生輪狀病毒感染而且出現腹瀉的保護力約為75%,所以很多兒童會得到第二次輪狀病毒感染,但病情較初次感染為輕。

  目前治療輪狀病毒並無特效藥物,急性期的治療主要針對症狀給予支持性療法,同時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輕、中度脫水時可先給予口服電解質溶液,若嘔吐嚴重無法進食或腹瀉造成中、重度脫水時,應儘速就醫治療,給予靜脈點滴注射,記住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症狀緩解,水份補充以後,可以儘早恢復進食。

嬰兒可繼續餵食母乳或選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六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給予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