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醬油鍾秋桂一家人生吃非洲大蝸牛,多人染病身亡;外勞涮 ... | 廣東住血線蟲金蘭

宜蘭縣四名泰勞上月在農田撿拾俗名為「露螺」的非洲大蝸牛食用,結果被寄生在蝸牛體內的廣東住血線蟲感染,引發會致命的嗜伊紅腦膜炎,其中 ...關閉廣告每天吃醋跳到主文不喝咖啡就吃醋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Aug25Tue201500:01金蘭醬油鍾秋桂一家人生吃非洲大蝸牛,多人染病身亡;外勞涮鍋牛,恐成植物人  2015年06月23日13:05 爆發第四代對簿公堂的老牌醬油廠金蘭公司,第二代與第三代曾因生食蝸牛而多人喪命,近年不但讓出曾經的醬油銷售量王座,還年年虧損,這個家族的龐大苦難似乎尚未結束。

金蘭1936年創立,1960年第二代鍾秋桂接任後,行銷腦筋好,1970年台灣出國旅遊尚未普及,他就舉辦抽獎送消費者到美國、日本旅遊,讓金蘭醬油登上銷售量王座。

老員工回憶:「那時訂單接不完,熬夜加班時,老董事長跟他太太凌晨六點到工廠,向員工一個個握手鞠躬道謝,好感動!」 事業蒸蒸日上之際,王族卻在一夕倒下。

1985年鍾秋桂一家人在別墅生食非洲大蝸牛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家族包括鍾秋桂夫妻跟他的母親鍾林腰、長子鍾德富身亡,次子鍾德尚臥床了十多年後過世。

 「老董事長聽到哪裡有美食,就會要我開車載他去,」鍾秋桂的司機回憶:「他很重視養生,去日本玩時聽到人家說生吃蝸牛很補,就自己在家裡養了非洲大蝸牛,還親自餵蝸牛吃青菜,一直等到蝸牛排出綠色糞便後才做成生菜沙拉吃,卻讓全家喪命。

」 原本枝繁葉茂的鍾家,瞬間只剩當時在海外的鍾德亨倖免於難,他回國接下擔子,導入自動化生產,2005年鍾德亨驟逝,當時兒子鍾淳元僅十八歲。

由鍾德富之子、當時三十歲的鍾淳仁回國接下棒子。

但金蘭的營業額始終停留在十四億元左右,且年年帳面虧損。

  2014年由於大股東倒戈,鍾淳仁失去董座,由二十八歲的鍾淳元接任。

金蘭股東分成三支,前董座鍾淳仁掌握30%,鍾淳元握有43%股權,監察人范德鑑則擁有20%。

范家原本支持鍾淳仁,去年倒戈,今年似乎又站回鍾淳仁陣線。

  新任董座鍾淳元狀告堂哥鍾淳仁涉嫌掏空公司,同時指控范家涉嫌跟合作廠商收取回扣,他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表示這不是經營權的戰爭,是為了肅貪振新老企業。

目前堂哥鍾淳仁則未出面說明。

(撰文:財經人物組)2004年11月13日【曾雪蒨╱台中報導】台中市大仁國小飼養非洲大蝸牛作為生態教育,該校學童徒手把玩蝸牛的畫面經媒體披露後,讓醫師與寄生蟲專家大為緊張,並指非洲大蝸牛體內有廣東住血線蟲,一旦進入人體,可能引發致命腦膜炎。

校方強調已明確教導小朋友如何保護自己;市府教育局則呼籲:「各校進行生態教育時,務必注意師生安全和健康。

」 台中市一名小兒科醫師向《蘋果日報》爆料,指媒體最近報導大仁國小生態園區內飼養非洲大蝸牛,並對外招親舉行「蝸牛婚禮」,學童未戴手套將蝸牛放在手中供媒體拍照。

這名醫師批抨校方:「非洲大蝸牛身上的廣東住血線蟲,多年前曾經奪去多條人命,至今仍是國內造成嗜伊紅腦膜炎最大殺手。

」    廣東住血線蟲多寄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指出,廣東住血線蟲主要是從口腔進入人體導致腦膜炎,十五年前,金蘭醬油董事長鍾秋桂家族誤信偏方生吃蝸牛,造成全家三代九人染病、兩人死亡;台中市也有一家六口因母親罹癌發願吃素,生吃後院自種的有機蔬菜,不料蔬菜被非洲大蝸牛爬過,帶有廣東住血線蟲而引發腦膜炎。

中山醫學大學寄生蟲學科主任李秀雄表示,非洲大蝸牛體積大、寄生蟲體多,是國人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主要來源。

而廣東住血線蟲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隨血液循環到處亂鑽,若蟲體過多,一天內就可能鑽到腦部造成劇烈頭痛,一至兩周就可能因腦膜炎致死。

  已在台奪走15條人命 中山醫大寄生蟲學科專研究廣東住血線蟲的徐玲玉教授說:「即使是專家玩蝸牛也要戴手套,我們曾在大蝸牛爬過的黏液發現一條廣東住血線蟲,國內至今已有四百人染病,十五人死亡。

」大仁國小教務主任邱克能表示,校內飼養的非洲大蝸牛達十八公分,只讓小朋友看,不能直接觸摸,且須徹底清洗雙手。

其實所有淡水螺類都帶有寄生蟲,三年級自然課本中就介紹蝸牛,小朋友都很了解並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無知才會造成傷害,這是很好的生態教育機會。

」大仁國小學生也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都知道蝸牛有寄生蟲,也知道要洗手,能觀察大蝸牛真的很有趣。

」中市教育局長張光銘則表示,「若真如醫界所言那麼嚴重,教局會要求校方務必妥善處理,例如用觀察箱養蝸牛、勿讓孩子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