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性膀胱 | 膀胱 放鬆

當人體膀胱內尿液量達到近一半時,會發出排尿的訊號經過脊髓神經傳到人體的大腦,此時大腦依據當時情況的合適性,促使膀胱逼尿肌放鬆或收縮而決定排尿與否。

   疾病知多少牙周病白血病多發性硬化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氣喘痛風經前症候群血栓過敏反應幽門螺旋菌肥胖口腔癌前列腺癌胰臟癌過動性膀胱膀胱癌糖尿病偏頭痛 膀胱過動症前言正常人體的排尿機轉生理過程包括泌尿道及大腦。

當人體膀胱內尿液量達到近一半時,會發出排尿的訊號經過脊髓神經傳到人體的大腦,此時大腦依據當時情況的合適性,促使膀胱逼尿肌放鬆或收縮而決定排尿與否。

所謂膀胱過動症是指在膀胱儲尿過程中,膀胱逼尿肌發生不自主的收縮而導致突然、膀胱內壓過高的狀況,此時人體會有一股急迫性、需立即的排尿需求,但在達到廁所之前往往會有尿失禁的現象。

過動性膀胱症候群在男女發生率是相當的。

在美國約有20萬人深受影響。

雖然此症狀並非正常老化的過程,但老年人受此狀況影響者很多。

由於過動性膀胱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每日生活常規及親密關係,常使人感覺困窘,甚至降低一個人的自尊及生活品質。

因此如何避免此一狀況的發生及面對此一狀況時應如何處置便非常重要。

過動性膀胱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膀胱逼尿肌功能不良導致。

包括A)自發性逼尿肌不穩定(detrusorinstability):沒有明確的神經病變,可能是先天異常、停經後尿路萎縮、尿路發炎或結石的刺激、膀胱出口阻塞、應力誘發逼尿肌過度反應或純粹心理性因素等。

B)神經性逼尿肌反射過度(detrusorhyper-reflexia):有潛在的神經疾病,如腦中風、多發性硬化症、巴金森症或脊髓損傷等病變、腹部或骨盆創傷或手術導致神經受損、膀胱結石、藥物副作用。

此外,泌尿道感染的女性患者身上也會出現類似膀胱過動症候群的症狀。

C)對於某些食物產生低程度的過敏反應。

過動性膀胱症的症狀頻尿(白天排尿八次以上)、尿急(突發性的強烈尿意)、夜尿(半夜排尿二次以上)和急迫性失禁(尿急時來不及上洗手間而漏尿)是膀胱過動症的關鍵症狀。

臨床檢查收集病史:記錄病患的症狀,如頻尿、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及夜尿等情形及發病期間長短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最困擾的症狀有哪些?對治療的期望為何?以往治療的經過如何?過去病史及最近使用的藥物等等。

可要求病患記錄其排尿日誌,內容包括排尿時間、尿量和尿失禁發生的時機等。

此外,尚包括神經學檢查,評估病人的運動和感覺神經機能及神經反射等。

尿動力學檢查(UDS)可評估膀胱的容量、彈性及感覺機能,觀察有無逼尿肌不穩定收縮或無力,測定尿道封閉壓、功能性尿道長度及壓力傳導比率或逼尿肌括約肌收縮不協調等問題,有助於診斷。

錄影尿動力學檢查(VUD)結合放射線透視的影像變化和尿動力學機能檢查,可提供最完整的膀胱、尿道解剖生理資訊。

治療一、保守性治療1、首先,可在尿尿時,「剎車」停住小便,感覺憋尿所用的肌肉群是什麼位置,以便體會如何正確收縮骨盆底肌肉。

接著在站立、坐著、躺著時都可以練習上述肌肉收縮步驟,執行時,讓這些肌肉收縮5秒鐘,再慢慢放鬆5秒鐘後,再重複收縮。

做15-20次才算一回合,每天至少做三回合。

當站立時能做得駕輕就熟時,便可進入第三階段,不管站、做、躺、臥、做家事、看電視、等公車,都可進行凱格爾運動。

同時可將收縮/放鬆的時間,逐漸由5秒延長至10秒,這是骨盆肌肉的耐力訓練。

另外,也可加做快速的收縮/放鬆,以增進肌肉的爆發力。

只要循序漸進,6-8週,會陰部的肌肉強度便可逐步增強。

2、骨盆底機能性電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亦即薦骨神經刺激療法。

「功能性電刺激」屬於物理治療,對於各種尿失禁都具有療效。

其作用機轉為一方面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正常收縮,另一方面同時增強尿道括約肌的禁尿功能,卻不會影響正常解尿,因此能產生療效。

「功能性電刺激」可經由陰道、肛門或表皮來治療,治療儀器分為大型的雙極電刺激和隨身型的單極電刺激。

雙極電刺激適合於醫院中治療,由技術人員操作。

單極電刺激可作居家治療,接受單極電刺激治療的患者在接受醫師或技術人員的解說指導後即能自行操作。

「功能性電刺激」治療不適用於裝置心律調節器或懷孕婦女,月經期間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