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發炎症狀位置淋巴腺腫大看哪一科 | 鼠蹊部硬塊看哪一科

高血壓膽固醇心臟病糖尿病胃潰瘍子宮肌瘤腳臭原因蚊子怕什麼燦坤特賣會如何美白統一企業減肥減重王品集團強力磁鐵淋巴結-發炎症狀位置淋巴腺腫大看哪一科眾所皆知淋巴系統是人體免疫機能中重要的一環,淋巴結即是淋巴腺間腫大的組織,正常人即存在有數百個大小不一的,頸部的又可根據其位置區分為五大區域。

因主掌過濾的工作,即將不正常的細胞或病菌過濾而儲存或殺死,所以當人體有了感染發炎,譬如傷風感冒或身體有了不正常的細胞產生(腫瘤),則都有可能會淋巴結腫大,這些應是對人體有好處的,然而腫大通常代表的是一項警訊,告訴我們身體可能遭感染或產生腫瘤了。

面對細菌、病毒的入侵,從骨髓中製造的淋巴球,扮演著「抵禦外侮」的角色,能夠發揮消滅、防禦病菌的作用。

淋巴管系統中有淋巴結,就像是淋巴球的休息站,讓淋巴球能夠聚集在一起。

結摸起來像一球一球的,在頸部、腋下、或是鼠蹊部最容易摸到。

正常大小介乎3mm與1cm之間,成年人通常在鼠蹊部有反應性的腫大,乃因下肢皮膚感染刺激所致,其餘部位腫大時多屬異常,孩童則常見有腫大現象,尤以頸部為甚,百分之四十的嬰兒及百分之五十五的孩童正常觸有淋巴結腫大,約有1公分大小,故處理問題時得先行排除此類非病態者。

感染及腫瘤易引起淋巴結腫大正常免疫反應下的腫大,遇到非特異性的細菌,例如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外來的「敵軍」,一般說來不需特別的治療,只要自我的免疫力不要太差,通常休息一陣子就好,約一到兩周腫大的現象也會緩解。

但如果是遇到特異性的細菌,例如台灣常見的結核菌,因為結核菌十分頑強,除了常見的肺結核,結核菌也會感染到人體其他部位,因此結核菌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就需要服藥六個月治療。

臨床表徵,依腫大的部份及範圍可分為:局部:頸部、腋下、鼠蹊部在正常健康狀況下即可摸到小的淋巴結。

若大小大於1公分以上則可能為不正常﹕若大於3公分,則要懷疑與癌症有關。

肺門:常在胸部X光片中意外被發現。

在西方人,類肉瘤病(Sarcoidosis)是常見病因。

在台灣則應考慮肺結核、黴菌感染或是淋巴瘤、肺癌等。

全身性: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例如:感染、過敏、癌症,甚至代謝性疾病引起。

淋巴結腫大通常有兩個原因:當發生感染,淋巴球與細菌、病毒「開戰」,遇到毒素釋放、或是細菌量太高,引發更多淋巴球聚集,就會導致淋巴腺的紅、腫、熱、痛,這屬於免疫系統運作的正常反應,此時不必太過擔憂。

一般人會發現,當自己感冒、口腔潰瘍、拔牙、牙痛時,或是熬夜、口腔破皮時就會出現;往往感冒痊癒,現象也就跟著好轉。

另一個引起的因素則可能是腫瘤,也就是表皮、呼吸道黏膜等部位的癌細胞,循著淋巴腺導致淋巴結腫大。

這時雖然可以摸到硬塊,但是較不會引起紅腫熱痛,因此這種不會痛的腫大反而要格外當心。

而且隨著癌細胞生長,一開始癌症僅在原發部位,但當癌細胞延著淋巴管擴散後就可能蔓延到區域、甚至是轉移到遠端的淋巴結,也意味著癌症病情愈來愈惡化。

不痛淋巴結要格外小心特別是壓起來不痛的淋巴結腫大更不能輕忽。

臨床上曾遇過因為腫塊不疼痛讓患者降低戒心,有患者腫到直徑6~8公分才慌忙就醫,有患者則是因為長出腫塊後,本來自己不以為意,直到被旁人提醒下巴看起來不大對稱,才警覺到不對勁。

有些患者因為太晚就醫,已是癌症的第四期。

檢查以頸部位置為例,先以肉眼觀察是否有不正常發炎的地方,另外也可以作頸部的超音波檢查。

若懷疑是惡性的淋巴結腫大,可從原發部位作切片診斷。

如果找不到原發部位,則可以從頸部腫塊作「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以針頭刺入腫塊,疼痛度跟抽血差不多。

但如果檢查後還是沒有看到惡性細胞,再考慮打麻藥後作頸部切開,取出一小塊組織作最後診斷。

通常於上頸部的側面,出現兩公分長的不痛腫塊,大約有八成的機會是來自耳鼻喉領域的轉移癌症;若是中頸部的側面有不痛的大硬塊,則可能是喉癌、下咽癌、鼻咽癌等的頸部轉移。

還有於下頸部的腫塊,則可能是肺部、胃腸、泌尿系統、或婦科方面的腫瘤轉移等。

一般而言,耳鼻喉頭頸大夫可根據淋巴結的大小、位置、多寡、移動與否、軟硬度、發炎疼痛與否,加上上呼吸消化系統的徹底鏡檢而作一綜合判斷。

而下列的淋巴結則要特別小心:大於2公分的。

非常硬的。

固定於頸部軟組織,而無法被移動的。

特定位置的淋巴結,如鎖骨上的,或頸部第二區的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