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新手15】12種貓能傳人疾病必知 | 貓寄生蟲傳染人

貓會因進食了受污染的食物,把細菌經糞便傳染人。

故家居 ... scabiei)造成,這種外寄生蟲會鑽入皮膚造成痕癢和結痂,是相當難治的皮膚病。

新養貓的人宜先認識一些可能會從貓得到的疾病,了解比誤解好,才能與貓健康共處,安心共享快樂生活。

人畜共患的疾病本文不是要嚇誰,只是現實裡,有些家庭常會以為貓生病也會傳給家人,因而反對養貓,結果可能令世上多了一隻流離失所的可憐貓。

其實,無論人和貓都會患病,但並不是所有病都會互相傳染的,貓會傳給人的其實也不算多。

而英語“ZoonoticDisease”就是指由動物傳播的人畜共染疾病。

除了貓,其他動物,包括寵物、食用動物或其他自然界的動物,都可能感染能傳播給人的疾病,只要大家多加注意環境及個衞生,大多數都可防預。

但重點一提:如家裡有嬰孩、老人、接受化療的病人或因使用了藥物物而令免疫系統受抑制的病人,包括後天免疫能力缺乏症(AIDS)病人等,都應避免引進新的寵物。

以下就為大家按分類介紹一些較常見的疾病細菌性疾病(1) 貓爪病(Catscratchdisease):是一種由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henselae)的感染,人是透過貓咬或抓傷傳染。

而在貓之間則是由跳蚤傳播這種細菌,所以為貓做除蚤和防蚤的措施是需要的,當然,把貓養在室內,避免接觸其他貓,已可大大減低風險。

(2) 敗血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multocida)感染:這是一種貓身上常見的細菌,可透過貓咬而傳給人,嚴重可入血,造成器官嚴重感染。

所以一旦被貓咬,一定要盡快處理傷口,嚴重必須就醫。

被貓咬傷抓傷可大可小,勿恐慌,即就醫(3) 沙門士菌感染(Salmonellapoisoning):這與我們人類日常因飲食而感染的沙門士菌相同,可引致肚瀉、肚痛和燒等癥狀。

貓會因進食了受污染的食物,把細菌經糞便傳染人。

故家居環境必須保持整潔,應把貓的飲食和如廁衞生跟人看齊,避免人貓共用廁所,任何食物都應煮熟才進食。

外寄生蟲(1) 跳蚤(Flea):最常見的外寄生蟲,也會叮咬人類,可傳播鼠疫細菌。

而另一種寄生絛蟲(Tapeworm)也可透過跳蚤傳播給貓和人。

(2)疥瘡(Scabies):貓患的也俗稱CatMange,是由疥蟎(Sarcoptesscabiei)造成,這種外寄生蟲會鑽入皮膚造成痕癢和結痂,是相當難治的皮膚病。

其實人類互相接觸傳染的疥瘡也相對普遍,如共用毛巾或衣物,所以養貓的大家一定要做好個人及環境衞生啊,貓患上時要盡快求醫,並把接觸過的衣物床舖以60°C或以上的水清洗不少於10分鐘。

●顯微鏡下的疥蟎蟲,會鑽進皮膚下,並能經過皮膚接觸來傳播。

(圖:美國CDC)內寄生蟲蛔蟲(Toxocara):蛔蟲可經由口糞傳染,其幼蟲可以穿過腸道,進入如肝臟,然後去到身體其他部分,如肺部,也有會走到眼部,造成各種傷害。

●蛔蟲的傳播路徑,人或會進食了受動物糞便中的蟲卵污染的食物而被傳染。

(圖片:美國CDC)鈎蟲(Ancylostoma):而鈎蟲(英文俗稱Hookworm)的幼蟲是可鑽穿皮膚進入宿主體內,造成創傷,而能感染人的鈎蟲有分消化道和非消化道發育的兩種,這裡指的多是由貓、狗傳染的非消化道的一種,即幼蟲只會鑽入人的皮膚,而不會鑽到呼吸道再返回消化道的那一種。

當然,兩種都可能會發生,一旦發現皮膚有異常,應盡快求診。

●貓、犬常見的鈎蟲傳播。

(圖片:美國CDC)真菌感染金錢癬(Ringworm):這是一種真菌的感染,一般在貓身上會出現圓形的斑,表面會出現麟片狀,貓會抓癢。

傳給人後,皮膚也會有呈圓形的紅斑,同樣會痕癢。

而這也是跟香港腳相似的真菌感染,故身體上皮膚任何表面都會被感染,在香港潮濕的天氣下,擠逼和衞生不佳的生活環境下,是非常普遍的。

原生動物的感染原生動物(Protozoans)是一種單細胞的生物,而在貓身上常見的三種由原生動物造成的疾病為隱孢子蟲病(Crytosporidiosis)、梨形蟲病(Giardiasis)和弓漿蟲病(Toxoplasmosis)。

這些原生動物都可以傳給人類,●圖為梨形蟲,也叫梨形鞭毛蟲。

無論是貓-貓、貓-人抑或人-人,是可經糞口傳播,患者會不停肚瀉。

(Photo:Doc.RNDr.JosefReischig,CSc.)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