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積極照顧病人的家屬嗎?有時責任不... | 酮酸中毒加護病房

我曾經看過糖尿病的病人罹患酮酸中毒(Ketoacidosis)而被送入加護病房治療。

​在向家屬解釋病情時,我提到病人有脫水的情況,所以我給病人輸液治療,但是 ...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隱私權保護政策×照服員會員FB社團找長照資源熟齡來閱讀熟齡活動區搜尋首頁熟齡來閱讀心靈加油站你是積極照顧病人的家屬嗎?有時責任不在你全部文章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新聞政策社會資源你是積極照顧病人的家屬嗎?有時責任不在你,不用全都扛在身上-《照顧父母》66609人瀏覽2016/10/11作者寶瓶文化大部分的問題是在於「過於關心」,而且很容易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背、責任往自己身上扛。

例如,這類型的家屬有時會把親人的疾病都怪罪到自己身上,認為今天爸媽身體不好,都是因為自己疏於照顧、照顧不好,或者是自己沒有提早警覺,沒有早點帶爸媽來醫院看病,才會變得這麼嚴重。

作者/張勝南什麼是真正關心的家屬?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這類型的家屬打從心裡就關心自己的親人,無論花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心力、財力,也要讓自己的親人得到最好的醫療。

 他們在照顧上是屬於「最為積極」的家屬。

在醫院裡,我們遇到的家屬大多數都是屬於這類型。

 (圖片來源:photoAC) 醫護同仁要怎麼辨別這類型的家屬?這類型的家屬在遇到醫師或護理師時,最常掛在嘴上的話是,「醫師,拜託(然後深深的一鞠躬)有沒有更好的藥?原廠的、進口的?最好的藥都用。

」「健保不給付的器材,我可以負擔,沒有問題。

」「有自費的營養針嗎?需要多補一些自費的藥物嗎?有沒有什麼補品是我可以買的?」或「自費同意書在哪裡?我馬上簽一簽!」 除此之外,當我向他們解釋家人的病情時,他們的眼神會自然流露出焦急的心情。

他們出自內心的真誠與關懷,即使是陌生人,都可以強烈感受到,更何況是每天需要面對無數家屬的醫護人員。

 所以對於這些家屬,不用他們多說什麼,醫護人員自然就會想要對他們的家人多做些什麼,即使醫護人員少睡一點,晚下班一點也沒有關係。

 醫師也會私下幫病患多安排檢查,給最好的藥,雖然到最後健保的申覆與核刪會變多,醫師的薪水也會被罰扣,但抱著幫助別人的心態,大部分的醫護同仁還是會主動幫忙。

 雖然這類型的家屬是屬於最好溝通,而且也是配合度最高的家屬。

理論上,也是問題最少的家屬, 但真的是這樣嗎? • 過度自責與深深的罪惡感 (圖片來源:pexels)這類型的家屬還是會有很多問題,但都不自知。

大部分的問題是在於「過於關心」,而且很容易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背、責任往自己身上扛。

 例如,這類型的家屬有時會把親人的疾病都怪罪到自己身上,認為今天爸媽身體不好,都是因為自己疏於照顧、照顧不好,或者是自己沒有提早警覺,沒有早點帶爸媽來醫院看病,才會變得這麼嚴重。

 簡單來說,這類型的家屬大部分是屬於因果論的信仰者。

 他們認為親人生病,一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所以他們會有深深的罪惡感(GuiltyFeeling),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會過度自責,特別是在親人病情急遽惡化,或獲知親人罹患腫瘤的消息時最為常見,但是這種罪惡感完完全全沒有必要,而且對於病人的治療沒有任何幫助。

 我曾經看過糖尿病的病人罹患酮酸中毒(Ketoacidosis)而被送入加護病房治療。

在向家屬解釋病情時,我提到病人有脫水的情況,所以我給病人輸液治療,但是家屬卻會錯意,一直很內疚是她沒有注意到病人胃口不好,水喝得比較少,才會讓她爸爸住院。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病人是因為感冒導致酮酸中毒,因為感染的緣故,所以胃口不好,再加上病人生病的時候,腦袋昏昏沉沉,自然就會減少水分的攝取,與她有沒有鼓勵病人多喝水是兩件事,但是病人的女兒卻為此自責不已。

 • 醫師女兒自責不已 (圖片來源:photoAC)這種情況不只在一般人身上會見到,在醫護同業的身上也會看到。

 我朋友提到她爸爸前一陣子來她家裡住,他們一起坐在客廳看電視,看得很開心,當她起身去廚房拿水果時,從側面發現她爸爸的脖子腫腫的。

 身為醫師的她,直覺上就感到怪怪的。

她趕緊摸摸看,一摸不得了,不只頸部的淋巴結腫大,連腋下的淋巴結也異常的腫大。

 她慌了!吞吞吐吐的問她爸爸,這些腫塊有多久了。

答案是她不想聽到的六個月,於是她趕緊幫爸爸安排住院、抽血、做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